[实用新型]一种米汤容器及电饭煲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6266.1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0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方华峰;胡益民;牛启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0 | 分类号: | A47J36/00;A47J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米汤 容器 电饭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米汤容器,所述米汤容器具有米汤存储腔,所述米汤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具有米汤入口和米汤出口,所述米汤出口与所述米汤存储腔连通,且所述米汤出口的位置高度高于所述米汤存储腔底部内表面的最低点,所述导流筒的内壁具有沿所述导流筒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流筋。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饭煲,包括:煲体,所述煲体内设置有内胆,所述内胆内形成有烹饪腔;以及如上所述的米汤容器,所述米汤容器可取出地内置于所述内胆,所述米汤入口与所述烹饪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流筒内导流筋的设置,可以对上涌的米汤形成导流,避免飞溅,而且还可以增大上涌米汤的攀附面积,提升传输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米汤容器及电饭煲。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饭煲在煮饭时,将米和水一起放入内胆中进行加热,米饭煮熟后,米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分,使得米饭的含糖量高,不适于糖尿病人或者肥胖患者食用,因此降糖电饭煲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降糖电饭煲的工作原理为:在烹饪的过程中,将大米煮到半熟,使大米中的部分支链淀粉溶到米汤中后,将米汤从煲体中移除,再将半熟的大米进一步蒸熟。通过这种烹饪方法来减少糖分的摄入,从而达到降糖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降糖电饭煲,其包括上盖、内锅、物料容器、容器升降装置、排出部、泵以及液体容纳装置。物料容器独立于内锅,设置于内锅底部,用于盛放大米。容器升降装置设置于上盖,与物料容器连接。排出部的一端伸进内锅所形成的烹饪腔底部,排出部的另一端与泵以及液体容纳装置连接。在烹饪过程中,将大米煮到半熟后,容器升降装置带动物料容器以及物料容器中的大米上升,泵启动,通过排出部将内锅内的米汤抽出,存储在液体容纳装置中,以实现米水分离,达到降糖的目的。该降糖电饭煲结构设计复杂,增大了电饭煲的体积及重量,并且,增加了清洁难度,影响用户体验。
现有技术中的其他降糖电饭煲,也通常在内锅中设置专门放置大米的容器,采用升降机构,抬高放置大米的容器,以实现米水分离。该实现方式同样对电饭煲的结构有较高的要求,设计复杂,且成本较高,影响用户体验。
目前市场上存在一种电饭煲,其包括内胆和设置在所述内胆内的米汤容器,米汤容器具有与内胆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呈直筒圆柱形或呈上小下大的圆台状,所述电饭煲采用大功率烹饪,以使米饭容器内的食物从所述通道喷涌溢出至所述米汤容器内,通过收集部分米汤以降低米饭中糖、淀粉等物质的含量,达到降糖的目的。该类电饭煲存在下述缺陷:
当采用直筒圆柱形的通道时,米汤上升至通道后,其仍然具有一个向上的速度,米汤高出通道后,米汤继续向上运动,直至米汤向下沿着原来的路径重新落回内胆内,导致米汤上涌的效果较差;
当采用圆台状的通道时,其米汤上涌的效果较好,但是其米汤出口结构圆滑,使得米汤涌出方向无法受控,若出现米汤溢出量较大的情况,会导致米汤四散溅出,严重的时候溅射到锅盖内表面,增加了用户的清洁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米汤容器及电饭煲,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米汤容器,所述米汤容器具有米汤存储腔,所述米汤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具有米汤入口和米汤出口,所述米汤出口与所述米汤存储腔连通,且所述米汤出口的位置高度高于所述米汤存储腔底部内表面的最低点,所述导流筒的内壁具有沿所述导流筒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流筋。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筒的侧壁的部分区域向所述导流筒的内部凹陷,以形成所述导流筋。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筒的内壁的部分区域向所述导流筒的内部凸出,以形成所述导流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6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