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氧导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3377.7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3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薛军增;李翠芳;曹景晓;徐文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天鲲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78;B01D53/50;B01D53/56;B01D53/4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050091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氧导流装置,包括导流储槽和增压压缩机,所述增氧压缩机与设置于导流储槽内的增压管连通;所述导流储槽侧壁设置有温度计和至少一个液位计;导流储槽侧壁设置有与循环泵连通的循环泵口和排液口。本实用新型将喷淋液吸收储存装置独立于吸收塔设置,实现吸收液的储存与吸收塔相分离,吸收液储量不再受吸收塔高度限制,可以随意增加吸收液储量,满足吸收塔大流量循环要求;循环泵扬程下降,不仅增加了吸收塔的工作稳定性,还可降低循环泵电机功率,实现了节能;由于喷淋循环泵的作用,实现了吸收液在储存装置内的自搅拌,增加了吸收液流动湍度,加快了氧化反应及吸收速度,提高了塔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淋吸收塔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增氧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喷淋吸收塔是实现吸收操作的一种设备,液体以液滴状分散在气相中。此类塔通常借助吸收塔底部区域,完成喷淋吸收液的储存、反应等过程。吸收液依托喷淋循环泵实现喷淋液在吸收塔内的循环。喷淋液的在塔底的储量根据循环泵的流量确定,一般为循环泵8~10分钟的流量,约占据吸收塔6 米以上的高度。
然而此种设计由于吸收液的存储位于塔底,占据了吸收塔一定的高度,均在6米以上,增加了吸收塔的高度,无疑增加了循环泵的扬程,循环泵匹配电机功率自然增加,能耗增加。同时,难以满足吸收液的超大流量循环工矿要求。由于吸收塔高度限制,吸收塔储液量受限,难以满足超大流量循环泵要求,特别是难以满足脱硝、脱硫、除尘超大循环流量的需求。而且,对吸收塔安装、工作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增氧导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增氧导流装置,包括导流储槽和增氧压缩机,所述增氧压缩机与设置于导流储槽内的增压管连通;所述导流储槽侧壁设置有温度计和至少一个液位计;导流储槽侧壁设置有与循环泵连通的循环泵口和排液口。
所述循环泵口和排液口设置于导流储槽的异侧。
所述循环泵另一端连通喷淋吸收塔内的喷淋机构。
所述增压管包括与增氧压缩机连接的主管和多个与主管垂直连接的分管,分管平行于导流储槽底面。
所述增压管置于导流储槽内的液面以下。
所述增氧导流装置设置于喷淋吸收塔下方。
所述喷淋吸收塔安装于导流储槽顶部的过梁上。
所述喷淋吸收塔塔底设置有孔道,所述孔道与导流储槽连通。
所述导流储槽侧壁还设置有吸收塔人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喷淋吸收塔的增氧导流装置,将喷淋液吸收储存装置独立于吸收塔设置,实现吸收液的储存与吸收塔相分离,吸收液储量不再受吸收塔高度限制,可以随意增加吸收液储量,满足吸收塔大流量循环要求;使用增氧导流装置后,吸收塔高度比常规吸收塔降低约6米以上,循环泵扬程下降,不仅增加了吸收塔的工作稳定性,还可降低循环泵电机功率,实现了节能;增氧导流装置中导流储槽相对于常规吸收塔截面积增加一倍以上,可以安装增氧装置,通过该装置将压缩氧气输送至吸收液内,以满足脱硫、脱硝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或其亚酸盐进一步氧化对氧的需求。由于喷淋循环泵的作用,实现了吸收液在储存装置内的自搅拌,增加了吸收液流动湍度,加快了氧化反应及吸收速度,提高了塔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去除顶部后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天鲲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天鲲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33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水双冷的电驱动总成和新能源汽车
- 下一篇:一种粪便再生循环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