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ECMO管道采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3274.0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1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徐凤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A61M1/3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冯冲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cmo 管道 采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ECMO管道采血装置,包括管道、固定管道上的采血器,所述采血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两侧延伸包裹于管道上,呈倒T形;所述采血器的内腔与管道的内腔联通,其内腔中密封设有硅胶层;所述硅胶层的上表面设有凹陷部;该装置结构结构新颖,操作便捷,不仅弥补了膜肺的两端管路上采血操作困难、容易导致血液或冲洗液喷出的难题,并且无菌操作减少感染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ECMO管道采血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ECMO)是一项呼吸循环支持技术,其原理是将病人的静脉血经离心泵引流至体外,经人工肺(氧合器)的气体交换,使静脉血氧合为动脉血,再回输至体内起到心肺替代作用,作为体外生命支持技术之一,早期应用于体外循环脱机困难、心脏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等患者,应用地点主要是手术室;近年来由于ECMO有效帮助重症患者渡过致命的危险期,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效果显著,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和急诊的应用逐年增多,尤其是心脏骤停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支持治疗;在临床上通过肉眼观察膜肺氧合后血液的颜色、动静脉管路的色差等判断氧合器的功能,最有判断价值的是采集氧合器两端血液进行血气分析,观察;膜肺的两端管路上设有动静脉血气测量端口,操作采用注射器经外接口采集血液,之后用灭菌注射用水或0.9%生理盐水脉冲式将管路内血液冲净;ECMO运行时基本维持血流量2~4L/min,在留取血标本及注射冲洗液时均有较大的冲击力,操作难控制,导致血液或冲洗液喷出或无菌操作质量难控制引起的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便于管路上安全的采血的ECMO管道采血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ECMO管道采血装置,包括管道、固定管道上的采血器,所述采血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两侧延伸包裹于管道上,呈倒T形;所述采血器的内腔与管道的内腔联通,其内腔中密封设有硅胶层;所述硅胶层的上表面设有凹陷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采血器的壳体上设有安全保护帽;不使用时避免穿刺部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从而减少感染几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采血器的的背部上设有固定装置;可以将该采血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另一条管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呈蝶形双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采血器中设有肝素涂层;保护血液,减少血液与非生物材质的接触,另外也能够保持ECMO管路的密闭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构结构新颖,操作便捷,避免了传统方法在膜肺的两端管路上采血操作困难、容易导致血液或冲洗液喷出的问题;
2)采血全程无菌操作,减少感染的发生,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中:1、管道;2、采血器;21、壳体;22、安全保护帽;3、硅胶层;31、凹陷部;4、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32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