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段式LED集成调光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2562.4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9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盘;林淑云;陈良传;陈奕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英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50 | 分类号: | H05B45/50;H05B45/345;H05B45/10;H05B4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张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段式 led 集成 调光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段式LED集成调光控制系统,包括整流桥B1、四段线性恒流芯片U1、芯片U2和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16,所述整流桥B1的脚1串接电阻R6接220V‑N端子,整流桥B1的脚2串接电阻R7和熔断器F1接220V‑L端子。本四段式LED集成调光控制系统,电阻R6‑电阻R9和熔断器F1连接构成浪涌保护电路,在电压出现波动时,对电路起到保护效果;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16分为四段,提高LED的工作效率,增强稳定性,可并接接相同型号的四段线性恒流芯片U3、四段线性恒流芯片U4‑四段线性恒流芯片Un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四段线性恒流芯片U1的内部芯片制程耐压值提高到700V,大幅提高了耐压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四段式LED集成调光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单段线性恒流电路工作原理是经过整流滤波直接供电给LED,再利用单段线性恒流MOS设定LED的工作电流发光的。这样的方案虽然成本低廉,但是不利于LED工作的稳定性。当电网的电压出现波动是,LED的工作功率会随着电网的电压变化而上下浮动,极容易烧坏LED的发光芯片。单段线性恒流电路没有设定电压补偿LVC反馈回路和谐波THD反馈电路,容易对电网造成污染。单段线性恒流MOS的内部芯片制程耐压值只有350V,极容易被电网的瞬间高压击穿,再加上单段线性恒流电路不能支持外部系统调光,很难被LED市场认可,基于此,提出一种四段式LED集成调光控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段式LED集成调光控制系统,具有具有保护效果佳,工作效率高,稳定性强,耐压值高,成本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四段式LED集成调光控制系统,包括整流桥B1、四段线性恒流芯片U1、芯片U2和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16,所述整流桥B1的脚1串接电阻R6接220V-N端子,整流桥B1的脚2串接电阻R7和熔断器F1接220V-L端子,电阻R6的输入端与电阻R7的输入端并接滑动变阻器R8,电阻R6的输出端与电阻R7的输出端并接滑动变阻器R9;
所述整流桥B1的脚3串接电阻R1和电阻R2接地,电阻R2的两端并接电容C1,电阻R1的输出端接芯片U2的脚8;
所述整流桥B1的脚3串接电阻R3和电阻R4接地,电阻R4的两端并接电容C3,电阻R3的输出端接芯片U2的脚7;
所述整流桥B1的脚3串接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6接四段线性恒流芯片U1的脚8,发光二极管LED6的输出端依次串接发光二极管LED7-发光二极管LED11接四段线性恒流芯片U1的脚7,发光二极管LED11的输出端串接发光二极管LED12-发光二极管LED14接四段线性恒流芯片U1的脚2,发光二极管LED14的输出端串接发光二极管LED15-发光二极管LED16接四段线性恒流芯片U1的脚1。
优选的,所述整流桥B1的脚3串接发光二极管LED17-发光二极管LED22接四段线性恒流芯片U3的脚8,发光二极管LED22的输出端依次串接发光二极管LED23-发光二极管LED27接四段线性恒流芯片U3的脚7,发光二极管LED27的输出端串接发光二极管LED28-发光二极管LED30接四段线性恒流芯片U3的脚2,发光二极管LED30的输出端串接发光二极管LED31-发光二极管LED32接四段线性恒流芯片U3的脚1;所述四段线性恒流芯片U3的脚12接芯片U2的脚11。
优选的,所述整流桥B1的脚3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连接端串接二极管M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英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英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25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