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材酸洗废液回收循环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49937.1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0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孔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清水一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1B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许秀惠 |
地址: | 3132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材 酸洗 废液 回收 循环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材酸洗废液回收循环利用装置,涉及废液回收领域。该钢材酸洗废液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底座、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反应釜、结晶罐和油箱,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上套设有皮带,所述皮带还与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传动连接。该钢材酸洗废液回收循环利用装置,通过铁粉和氧化铁粉末,将废液中的酸反应中和掉,降低PH值,通过第二过滤网进行隔离未反应的粉末,通过油箱、油泵、输送管、喷头和点火器对加热层进行加热,进行高温结晶,结晶中的HCL气体从出气管进入水中形成酸性溶液,实现废液循环和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液回收领域,具体为一种钢材酸洗废液回收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钢材酸洗是指对钢材表面进行酸洗处理,使钢材具有洁净并有活性的表面,以保证所生产的钢材的表面质量,为了获得这样的表面,以除去表面的氧化铁皮(在保护气氛或还原气氛下退火时除外)。由于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钢钢材表面上的氧化铁皮具有疏松、多孔和裂纹的结构,加之氧化铁皮在酸洗时随同钢材一起经过矫直、拉矫、传送的反复弯曲,使这些孔隙裂缝进一步增加和扩大,减少钢材的寿命,通过对钢材进行酸洗,避免了上述的问题,延长了钢材的使用寿命。
目前,钢材酸洗后的废液,含有大量的铁离子和酸根,且PH值偏高,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而绝大多数的工厂只进行简单的中和反应,造成酸洗液的浪费,对于废液中的铁离子和酸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材酸洗废液回收循环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材酸洗废液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底座、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反应釜、结晶罐和油箱,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上套设有皮带,所述皮带还与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且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均延伸至反应釜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的一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搅拌桨,所述反应釜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污管且排污管与反应釜的内部相通,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废液管且废液管与反应釜的内部相通,所述反应釜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废料板,所述反应釜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管且进料管与反应釜的内部相通,所述反应釜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延伸至反应釜的外侧与结晶罐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滤网,所述结晶罐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进风管且进风管与结晶罐的内部相通,所述结晶罐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气管且出气管与结晶罐的内部相通,所述结晶罐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层,所述油箱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油泵,所述油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且输送管延伸至结晶罐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和连接管的顶部均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盖板,所述结晶罐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盖板,且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输送管的内部安装有点火器,所述输送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喷头。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上均开设有小孔,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上固定安装第二搅拌桨且第二搅拌桨内部填充有聚合物固体电解质、还原铁粉和活性炭。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和结晶罐的前端外表面均镶嵌有玻璃,所述电机的型号为YL90-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清水一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德清水一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99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