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吸式加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49271.X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5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忠;陈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三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20 | 分类号: | D06B23/20;D06B2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程博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吸式加料装置包括自吸式喷嘴、加料桶和染化料桶,自吸式喷嘴包括互相连通的入水口、染液入口及染液出口,染化料桶通过自吸接管连通染液入口,染液出口连通加料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染色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染色机加料桶的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染色机都会配备加料桶,加料桶的作用是将适量水与染化料进行混合后泵入染色机的主缸体内。而给加料桶中加入染化料是染色机的染色工艺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操作工序,但目前绝大部分都是使用人工将称量好的染化料桶提起、抬起或搬起倒入加料桶,这种使用人工倒料大大增加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自吸式加料装置,将染化料桶中的染化料自动加入加料桶,再经过加料桶中染化料与水的充分混合形成染液,染液供给染色机染色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自吸式加料装置包括自吸式喷嘴、加料桶和染化料桶,自吸式喷嘴包括互相连通的入水口、染液入口及染液出口,染化料桶通过自吸接管连通染液入口,染液出口连通加料桶。
给加料桶加水时,水经入水口流经自吸式喷嘴,由于水的流速会使自吸接管中产生负压,水流经自吸式喷嘴的流速越大,自吸接管中负压越大,进而可将染化料桶的染化料吸入自吸式喷嘴后和水混合进入加料桶。因此,操作工给加料桶加染化料时,无需将染化料桶搬起进行倒料,仅需将自吸接管插入盛有染化料的染化料桶中,然后向自吸式喷嘴通水即可进行自动加料,从而大大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地,入水口依次通过水流道、染液入口、染液流道连通染液出口,入水口通径逐渐减小至水流道通径,水流道通径小于染液流道通径。由此,入水口采用渐缩式变径结构,可使进入水流道的液体流速加快,有利于染化料入口形成负压。
水流道通径小于水流道长度,染液流道通径小于染液流道长度。由此,有利于流体导向作用,使流体流速稳定,流束集中。
染液出口的通径自染液流道通径逐渐增大。由此,染液出口采用渐扩式变径结构,使染化料流出染液出口形成扩散效果,使染化料和清水混合效果增强。
进一步地,加料桶连接有第一入水阀,入水口连接有第二入水阀,加料桶依次通过加料泵、吸料阀连接入水口,染液出口通过清洗阀连接加料桶。加料泵、吸料阀之间分别连接混料阀、注料阀,混料阀连接于清洗阀、加料桶之间。加料泵、加料桶之间连接有排水阀。由此,加料泵将加料桶内的清水泵入自吸式喷嘴的入水口,而将染化料桶的染化料从染液入口吸入,并经染液出口流入加料桶,在加料桶中完成染化料和水的混合。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吸式加料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自吸式加料装置的自吸式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该自吸式加料装置包括自吸式喷嘴1、加料桶2和染化料桶3,自吸式喷嘴1包括入水口4、染液入口5及染液出口6。入水口4依次通过水流道7、染液入口5、染液流道8连通染液出口6,入水口4的通径逐渐减小至水流道通径A,水流道通径A小于染液流道通径B。入水口4采用渐缩式变径结构,可使进入水流道7的液体流速加快,有利于染化料入口5形成负压;水流道通径A小于水流道长度C,染液流道通径B小于染液流道长度D,有利于流体导向作用,使流体流速稳定,流束集中;染液出口6的通径自染液流道通径B逐渐增大,染液出口6采用渐扩式变径结构,使染化料流出染液出口6形成扩散效果,使染化料和清水混合效果增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三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三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92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