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电解槽阴极钢棒及炉板温度检测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46648.6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6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环科汇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20 | 分类号: | C25C3/20;G01J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支文彬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槽 阴极 温度 检测 预警 装置 | ||
一种铝电解槽阴极钢棒及炉板温度检测预警装置,需要测试电解槽阴极钢棒及炉板温度时,行走机构驱动屏蔽壳体沿吊轨移动到阴极钢棒以及相对应的炉板位置,电机Ⅰ转动,驱动转轴Ⅰ驱动支架转动,从而使两个热成像仪旋转到测量位置,从而可以精准测量温度。电机Ⅰ以及行走机构位于屏蔽壳体内,因此可以有效保护内部电器元件,提高使用寿命。完全替代人工进行温度检测,提高了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温度测量的精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电解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电解槽阴极钢棒及炉板温度检测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铝工业不断发展,大数据、智能化、自动化逐步在铝电解行业推广应用,但目前铝电解阴极钢棒及炉板温度的检测采集仍采用人工手持红外线测温仪逐点进行检测,并手工在表格上记录温度数据,工作效率低下,且占用大量的人力,且采集的数据无法形成大数据库,严重制约了铝电解的智能化自动化进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高温度采集效率和采集精度的铝电解槽阴极钢棒及炉板温度检测预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铝电解槽阴极钢棒及炉板温度检测预警装置,包括:
吊轨,水平固定于电解槽槽底的工字钢上,吊轨沿电解槽的长度方向设置;
屏蔽壳体,四周密闭,内部具有容腔,其通过行走机构与吊轨传动连接,行走机构驱动屏蔽壳体沿吊轨的长度方向移动;
转轴Ⅰ,通过轴承Ⅰ沿竖直方向转动安装于屏蔽壳体下端,电机Ⅰ设置于屏蔽壳体的容腔中,其输出轴通过法兰与转轴Ⅰ传动连接;以及
支架,位于屏蔽壳体的正下方,支架的上端与转轴Ⅰ相连,支架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热成像仪。
上述行走机构包括通过轴承Ⅱ水平安装于屏蔽壳体内的主轴、安装于屏蔽壳体内的电机Ⅱ、分别通过轴承Ⅳ水平转动安装于屏蔽壳体左右两侧的转轴Ⅲ以及设置于吊轨底部左右两端的导轨面,所述转轴Ⅲ的内侧端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与同侧对应的导轨面滚动摩擦接触,所述电机Ⅱ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Ⅰ,所述主轴上安装有齿轮Ⅲ,所述齿轮Ⅰ与齿轮Ⅲ相啮合,主轴与转轴Ⅲ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主轴转动时,传动机构驱动转轴Ⅲ与主轴同步转动。
上述屏幕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雷达探测器,雷达探测器连接于电机Ⅱ的电机控制器。
上述导轨面为自内向外由高度逐渐降低的斜面,所述滚轮为圆锥形的锥轮,滚轮的锥面与斜面相接触。
上述传动机构包括分别通过轴承Ⅲ水平转动安装于屏蔽壳体左右两侧的转轴Ⅱ、安装于转轴Ⅱ外侧端的齿轮Ⅳ、安装于转轴Ⅲ外侧端的齿轮Ⅴ以及分别安装于主轴左右两端的齿轮Ⅱ,齿轮Ⅱ与同侧的齿轮Ⅳ的下端相啮合,齿轮Ⅳ上端与同侧的齿轮Ⅴ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需要测试电解槽阴极钢棒及炉板温度时,行走机构驱动屏蔽壳体沿吊轨移动到阴极钢棒以及相对应的炉板位置,电机Ⅰ转动,驱动转轴Ⅰ驱动支架转动,从而使两个热成像仪旋转到测量位置,从而可以精准测量温度。电机Ⅰ以及行走机构位于屏蔽壳体内,因此可以有效保护内部电器元件,提高使用寿命。完全替代人工进行温度检测,提高了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温度测量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吊轨部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环科汇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环科汇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66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化照明灯管的照明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温高压主汽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