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隧道污染防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45958.6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8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正军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B01D46/24;B01D46/0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冯铁惠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隧道 污染 防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隧道污染防治装置,包括隧道主体、第一吸风机和净化箱,所述第一吸风机设有多个且等距固定安装在隧道主体的内壁顶端,所述隧道主体的下端侧壁上等距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安装有扰流扇,所述隧道主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吸风机,所述第二吸风机通过通风管道与出风口连通,所述隧道主体的顶端均匀安装有吸风罩,所述排气管道内安装有轴流风机。此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在向隧道内注入新鲜空气的同时,又能将隧道内的废气抽离隧道,并对抽离后的废气进行过滤净化,使之不会在隧道口处堆积,而造成二次污染,对隧道内的污染防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隧道内的空气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隧道污染防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路隧道中,行驶的车辆会不断排放有害废气和烟尘,由于隧道集中了一定长度的汽车排气,需要在隧道中设置通风、排废气的结构,保证隧道内的新鲜空气,确保隧道的通车安全。现有的是利用通风装置将隧道内的气体排出到隧道外,这样容易在隧道口处堆积大量的尾气气体,而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隧道污染防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隧道污染防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隧道污染防治装置,包括隧道主体、第一吸风机和净化箱,所述第一吸风机设有多个且等距固定安装在隧道主体的内壁顶端,所述净化箱安装在隧道主体的一端上侧并通过送风管道与第一吸风机上的出风管连通,所述隧道主体的下端侧壁上等距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安装有扰流扇,所述隧道主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吸风机,所述第二吸风机通过通风管道与出风口连通,所述隧道主体的顶端均匀安装有吸风罩,所述吸风罩通过其底部的底座固定安装在隧道主体的内壁上,所述净化箱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油气过滤筒和活性炭过滤筒,所述油气过滤筒的顶端与活性炭过滤筒的底端连通,所述净化箱的顶端连接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内安装有轴流风机。
优选的,所述第二吸风机的进风口处连接有空气过滤箱,对注入隧道主体内的空气进行过滤,提高注入隧道主体内的空气质量。
优选的,所述隧道主体在位于净化箱的底部浇筑有底座,起到了支撑作用,稳定性强。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沿车流方向且斜向上设置在隧道主体的内壁上,更好的将空气注入到隧道主体内,同时又利用空气的流动性,将隧道主体的废气推向隧道口处。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道的呈倒L型结构,起到了很好的排气效果,同时避免了有异物落入到排气管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在向隧道内注入新鲜空气的同时,又能将隧道内的废气抽离隧道,并对抽离后的废气进行过滤净化,使之不会在隧道口处堆积,而造成二次污染,对隧道内的污染防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隧道内的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净化箱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吸风机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吸风罩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出风口示意图。
图中:1隧道主体、2第一吸风机、3净化箱、4第二吸风机、5出风口、6扰流扇、7通风管道、8送风管道、9底座、10排气管道、11油气过滤筒、12活性炭过滤筒、13轴流风机、14吸风罩、15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正军,未经顾正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59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手工珠绣架
- 下一篇:一种数学课堂教学用教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