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微风发电机的能量塔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44761.0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2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强;杜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帆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F03D13/20;F03D3/02;F03D3/06;F03D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钱文斌 |
地址: | 20120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风 发电机 能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微风发电机的能量塔,包括支杆,所述支杆上自上而下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个微风发电模组,所述多个微风发电模组通过设置在支杆内部的电缆并联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分层的方式将多个微风发电机放置在不同的平面,使得整个能量塔的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从而减少占地面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微风发电机的能量塔。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型风力发电机,可以发出较大功率的电量,但是其尺寸比较大,安装困难。而小型的风力发电机为了得到较大功率的电量通常通过并联安装运行来实现,但是在安装时,需要考虑到风力形成的涡流影响,单台之间的安装位置必须大于其旋转轴的尺寸,集中安装后所占面积也是比较大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微风发电机的能量塔,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微风发电机的能量塔,包括支杆,所述支杆上自上而下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个微风发电模组,所述多个微风发电模组通过设置在支杆内部的电缆并联连接。
所述微风发电模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正面的周边布置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一微风发电机,所述底板的中心设置有用于穿过支杆的通孔,所述底板穿过支杆后通过安装销和卡簧固定在支杆上;所述底板的背面设置有支撑板。
所述多个第一微风发电机均匀布置在所述底板的周边。
所述第一微风发电机包括多组风叶,所述多组风叶同轴布置形成筒形结构,且安装在中心转盘的边缘,所述中心转盘的圆心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一端与永磁发电机的外壳转子相连,另一端与外球面轴承相连,所述永磁发电机的中间固定定子与第一端盖固定,所述外球面轴承与第二端盖固定,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盖在所述筒形结构的两端;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外侧面设置有固定支架。
所述风叶外还设置有导风罩。
所述永磁发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稳压电路与放置在底板上的储能设备相连,所述储能设备与所述设置在支杆内部的电缆相连。
所述支杆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二微风发电机。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分层的方式将多个微风发电机放置在不同的平面,使得整个能量塔的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从而减少占地面积。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微风发电机整体呈现筒形结构,相较于常规的水平轴及垂直轴的发电机,两两之间安装的距离可大幅缩小,从而减少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微风发电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微风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基于微风发电机的能量塔,如图1所示,包括支杆1,所述支杆1上自上而下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个微风发电模组2,所述多个微风发电模组2通过设置在支杆1内部的电缆并联连接。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立体方式将多个微风发电模组2安装在一根支杆上,减少了占地面积,使得整个能量塔的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帆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首帆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4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计为防干涉的防护格栅和风扇
- 下一篇:一种可转动的升降型光学实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