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吊弦压接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4518.0 | 申请日: | 201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4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育冰;陈瑞峰;安小旭;曹青;邹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北京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500 北京市密云区经济开发区兴盛南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吊弦压接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吊弦压接模具,主要由上模具、吊弦线、线端子和下模具构成。先将上模具和下模具分别安装在液压压接装置中,把下模具固定,上模具作为移动压接模具,然后吊弦线头部插入线端子中,将其放入上下模具中心压接槽位置,最后操作液压压接装置,让上下模具完全合模,完成线端子压接固定吊弦线。这种新型压接模具上设置了定位凸起和定位槽,在上下模具合模压接过程中,上模具定位凸起与下模具定位槽配合接触,上模具上的定位槽与下模具的定位凸起配合接触,避免了上下模具错位压接,大大降低了压接不合格率,提高了吊弦预配的可靠性,为高速铁路受电弓高质量取流奠定了良好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接触网吊弦预配的辅助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吊弦压接模具。
背景技术
在电气化铁路基础施工建设中,接触网吊弦压接质量直接影响受电弓取流直流,进而对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造成影响。因此,吊弦压接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吊弦的压接都是在预配车间进行制作的,由于吊弦的垂直荷重必须达到3.9KN,线端子或钳压管压接后表面还要求表面光滑无毛刺,现有压接模具没有导向槽,压接时容易造成模具偏移,压接完成的吊弦虽然能达到所要求的荷重,但压痕不合格,产品的可靠性不高,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吊弦压接模具,克服现有压接模具合模时,出现上下模具错位压接,造成压痕不规范,吊弦线受力不均匀,进而摩擦力不足脱开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发明在上下模具设置定位凸起和定位槽,完全克服了合模时候出现错位现象。
本实用新型发明主要由上模具、吊弦线、线端子和下模具构成。
所述上模具采用高强度耐磨金属加工,然后进行调质处理增加其硬度和耐磨性,上模具上设置了阶梯台、上定位凸起、上压接槽和上定位槽。所述上模具中的阶梯台作用是与液压压接装置中卡槽配合,用于固定上模具;所述上定位凸起加工为梯形结构,与下模具上的下定位槽配合在一起实现导向和限位;所述上压接槽内设置2道凹槽,在压接线端子时表面形成2道压痕,增加摩擦力防止线端子从吊弦线上松脱;所述上定位槽加工为梯形与下模具中的下定位凸起配合在一起实现导向和限位。
所述下模具采用高强度耐磨金属加工,然后进行调质处理增加其硬度和耐磨性,下模具上设置了台阶、下定位凸起、下压接槽和下定位槽。所述下模具中的台阶作用是与液压压接装置中卡槽配合,用于固定下模具;所述下定位凸起加工为梯形,与上模具中的上定位槽配合在一起实现导向和限位;所述下压接槽内设置2道凹槽,在压接线端子时表面形成2道压痕,增加摩擦力防止线端子从吊弦线上松脱;所述下定位槽加工为梯形与上模具中的上定位凸起配合在一起实现导向和限位。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分别将上下模具安装到液压压接装置中,下模具作为定模,上模具作为动模,把吊弦线头部插入到线端子里,放入下模具上的下压接槽中,开启液压压接装置将上模具与下模具合模,合模后保压几秒钟再泄压,完成线端子压接,表面形成2道均匀压痕,光滑无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导向和限位间隙小,定位精确,线端子压接受力均匀,产品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主要由上模具1、吊弦线2、下模具3和线端子4构成。上模具1作为动模,下模具3作为定模,吊弦线2头部插入线端子4中,整体放入下模具3下压接槽303位置,然后开启液压压接装置推动上模具1与下模具3合模,完成线端子4压接,表面形成2道均匀压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北京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北京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45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连接钳头插销装置
- 下一篇:骨传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