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灯蓝光诱发实验用鼠黄斑变性模型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2140.0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8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胡道德;王恺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曹翠娟 |
地址: | 20008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灯蓝光 诱发 实验 黄斑 变性 模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蓝光诱发实验用鼠黄斑变性模型箱,所述模型箱包括箱体、上盖、LED灯蓝光条带、散热装置及换气装置,所述箱体与上盖通过螺柱活动连接,箱体内壁粘贴白色反光纸,箱体四侧有通气孔,底部由无色透明有机玻璃分隔成若干个小格,LED灯蓝光条带横向平行并联装在木质箱的四个侧壁和上盖的中间,箱体外部设总开关控制五个LED蓝光条带。上盖还连接有换气装置,LED蓝光条带内置散热风扇。其优点表现在:本装置大大简化了造模的实验过程,可同时用于多只鼠黄斑变性的造模。节能环保,简便可行,重现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LED灯蓝光诱发实验用鼠黄斑变性模型箱。
背景技术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引起中老年人严重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是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神经视网膜退行性改变造成的一种不可逆性视力下降或视力丧失的疾病(KookD,WolfAH,YuAL,etal.TheProtectiveEffectofQuercetinaga instOxidativeStressintheHumanRPEInVitro[J].InvestOphthalmolVisSci,2008,49(4):1712-1720)。据统计,仅在美国,50岁以上湿性AMD患者人数已经达到170万左右,每年新增病例数约为20万;而全球每年新增湿性AMD患者人数则在50万以上。到2020年年龄相关黄斑变性患者的预计人数为1.96亿(95%的CRI140-261),2040年增至2.88亿(95%的CRI205-399)。(Wong WL,SuX,LiX,etal.Global prevalenceofage-related macularde generation and disease burden projection for2020and 2040:a system 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La ncet Glob Health 2014;2:e106–116)。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10.6%,其中50岁~64岁的人群发病率为8.8%,64岁~75岁的人群为12%,75岁以上人群为27%。随着人类生存年龄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预计到2050年超过60岁的老年人将达到全球人口的3-3%以上,使得AMD将成为全球危害公众健康,降低生活质量的巨大问题。
AMD疾病已成为科研工作者当前的研究热点,相应地,其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同样也成为研究者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文献中曾报道用药物、视网膜下注射、激光和转基因等多种方法诱导动物黄斑变性模型。例如碘酸钠等药物诱导方法,存在时间周期长,要求剂量控制精准,条件要求苛刻。视网膜下注射需熟练的显微操作技术,且同时机械性外伤本身能诱发新生血管,因此与人自发AMD的病理机制是相背离的。激光诱导只能促使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特征单一,不具备AMD疾病代表性,而且所需设备昂贵,实验条件不易实现。转基因模型造模技术复杂,形成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时间长短各异。
发明人针对现有缺陷,设计了本实用新一种LED灯蓝光诱发实验用鼠黄斑变性模型箱,可实现LED蓝光诱导实验动物的黄斑变性,大大节约了黄斑造模的成本和时间,并具有可控制性。本模型箱结构新颖、实用,节能环保,简便易行,而且具有较高的重现性,能成功地用于构建实验鼠黄斑变性模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LED灯蓝光诱发实验用鼠黄斑变性模型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ED灯蓝光诱发实验用鼠黄斑变性模型箱,所述模型箱包括木质箱、LED灯蓝光照射装置、隔断装置、换气装置和散热装置;
所述木质箱包括箱体(1)、上盖(2)、木质箱把手(8)、螺柱(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2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镜片旋转移位抓取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录音笔的电容式指纹识别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