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热油撬装回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26771.1 | 申请日: | 2019-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8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周齐领;梁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1/02 | 分类号: | B01D1/02;B01D1/00;B01D1/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杜康黎;管高峰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油 回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热油撬装回收系统。所述导热油撬装回收系统包括集成在撬装结构上的导热油蒸发罐、蒸发罐冷凝器、蒸汽喷射器、重油泵及导热油泵。导热油经过导热油蒸发罐蒸发,蒸发气体经过蒸发罐冷凝器冷凝后通过导热油泵回收,重油组分经过重油泵回收再利用;导热油蒸发罐中的不凝气经蒸汽喷射器排出以维持导热油蒸发罐的真空度。采用本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对导热油进行回收,装置灵活易操作,不依赖于工厂操作环境,独立性强,能够满足不同区位的导热油高效回收,并且无需额外热源和动力设施;能够在线回收导热油,不影响原装置的生产运行;回收过程中,系统运行稳定,回收率高,能够实现自动化监测与控制;回收过程节能环保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热油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热油撬装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导热油在使用过程中,高温下会缓慢分解成低沸物和高沸物,低沸物在膨胀罐释放出。长时间运行后,高沸物的含量会随时间持续累积升高,当高沸物的含量升高到一定值,会导致系统结焦(焦油、焦炭等),不仅阻碍油品的流动,降低热传导效率,同时会造成管道局部过热变形炸裂的可能,给工厂生产安全带来隐患,因此,需要定期更换导热油。
由于质量好的导热油价格昂贵,现代工厂中导热油的一次用油量也较大,多为几百至上千吨,全部更换费用巨大。同时,停车更换导热油也会导致工厂停产损失。因此,有必要在线(即维持生产的同时)对系统内的导热油进行回收处理,去除其中的高沸物,延长导热油的使用寿命,保证工厂连续生产带来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导热油撬装回收系统,能够在线对导热油回收处理,并且回收系统能够灵活移动适应不同区位的导热油装置;通够对导热油进行高效回收,运行稳定且无污染,具有高导热油回收率与优异的操作弹性。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热油撬装回收系统,包括集成在撬装结构上的导热油蒸发罐、蒸发罐冷凝器、蒸汽喷射器、重油泵及导热油泵;所述导热油蒸发罐设置有回收导热油入口,蒸发后的导热油出口通过管路与蒸发罐冷凝器连接,导热油蒸发罐内的重质燃料油液体通过管路与重油泵连接;所述导热油蒸发罐内设置有供热源进出的盘管;所述蒸发罐冷凝器的导热油出口与导热油泵连接,不凝气出口与蒸汽喷射器连接。
投资固定装置对导热油进行回收,投资规模大,实际使用过程中并不需要对导热油进行长周期连续清理,因此会造成装置闲置与浪费;另外现代工厂大多为多装置联合工厂,存在多套导热油系统,成分(牌号)有可能不同,需要分别清理,这对导热油回收系统的灵活性与操作弹性提出要求。另外,导热油存在粘度大、冷却后难清理,长距离管线输送能耗高等特点,因此并不适用于大型固定化装置及远距离输送后处理。将导热油回收系统设计为撬装结构,能够灵活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盘管的热源进口处设置有流量控制元件,导热油蒸发罐设置温度监测元件,并与流量控制元件程序控制连接。通过控制热源进入的流量来控制导热油蒸发罐的蒸发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油蒸发罐和蒸发罐冷凝器分别设置有液位监测元件,所述液位监测元件分别与重油泵和导热油泵的动力来源开关程序控制连接,可以根据罐体中的液位情况来控制重油泵和导热油泵的启停。
进一步地,所述撬装回收系统中的重油泵与导热油泵采用压缩空气为泵动力。不需要电气设备供电,直接利用压缩空气则可以完成重油泵与导热油泵的输送工作,方便和简化工厂管理,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撬装回收系统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进一步地,所述撬装回收系统还包括自控系统,所述自控系统与各控制元件及设备连接,并集成设置在撬装结构上。所述自控系统包括DCS系统或者PLC控制柜,通过自控系统对各装置进行自动化控制,提高撬装回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利用前述的导热油撬装回收系统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导热油撬装回收系统选型与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67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面拼图
- 下一篇:一种板材焊接用夹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