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的开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4010.2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2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敬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67 | 分类号: | B29C45/67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的开模装置,属于液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模具的开模装置的使用不便捷且安全性较差等技术问题。本模具的开模装置,所述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模装置包括储油箱、泵体、分流阀以及设置于上模和下模之间的若干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环绕型腔间隔设置,所述储油箱的出油口通过连接管与泵体的入口连通,所述泵体的出口通过出油管与分流阀的入流口连通,所述举升油缸的进油口通过管道一与分流阀对应的出流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可同时提高模具开模的便捷性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的开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模具的结构设计也越来越成熟。现有模具通常采用机械推力使模具合模,以抵挡注塑过程中熔融塑料的高压注射等发生的巨大张力,当熔融塑料注塑完成并冷却后,通过手动或开模装置使模具打开,以取出制品。
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CN201721721211.X)公开了一种开模机构及应用该开模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端面上的下模具和安放在下模具上的上模具,在底座上垂直安装着两个支架,支架内部平行设置有导轨,导轨上滑动连接着滑块,滑块固定安装在上模具上,从而上模具可以在导轨方向上移动,完成开模。
该技术方案通过直流电机提供电力,实现上、下模具的分离,然而在开模时,特别是模具检修时,可能出现供电故障,发生模具意外损坏,造成模具歪斜,导致模具不能顺利开模。同时,该技术方案中的开模装置包括导轨、滑块等,不仅安装繁琐费时,而且对于新开发的模具而言,在出厂后的磨合期内,标准件配合间隙都比较紧,容易出现开模不顺畅的问题,此时若利用行车起吊,设置于模具不同部位的起吊钢丝的长短不一,起吊钢丝受力不均,难以将上下模进行分离开模,如果强行起吊,则容易导致模具变形甚至损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模具的开模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模具开模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模具的开模装置,所述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模装置包括储油箱、泵体、分流阀以及设置于上模和下模之间的若干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环绕型腔间隔设置,所述储油箱的出油口通过连接管与泵体的入口连通,所述泵体的出口通过出油管与分流阀的入流口连通,所述举升油缸的进油口通过管道一与分流阀对应的出流口连通。
本专利的工作原理为:泵体将储油箱内的油液提供至举升油缸中,使举升油缸可以推动上模或下模移动,实现上、下模具的分离。分流阀的设置,可实现举升油缸内进油量的单独调节,从而可根据模具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模具歪斜问题,保障开模过程中模具受力均衡。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包括导轨和滑块的开模结构,本专利可避免出现磨合期标准件配合较紧的问题,提高了模具开模的便捷性,同时可保障模具开模中不变形,提高了模具开模的安全性。
在上述的模具的开模装置中,所述泵体内设有活塞,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移动活塞时能让油液从储油箱流入泵体的单向阀一,所述出油管上设有反向移动活塞时能让油液从泵体流向分流阀的单向阀二。使用时,先将出油管与举升油缸连通,然后移动活塞,泵体内的、气压减小,此时单向阀一打开、单向阀二关闭,储油箱的油液经连接管流入泵体内,再反向移动活塞,泵体内的气压增大,此时单向阀一关闭、单向阀二打开,泵体的油液流向分流阀,从而便于流入举升油缸内,使举升油缸上升,再次移动活塞,单向阀二关闭,可防止油液不会从分流阀倒流至泵体内,有利于提高泵体的出油速度,从而保障举升油缸对上模或下模的推动力,保障模具开模的安全性。储油箱、连接管、泵体、出油管以及分流阀依次连接,且在连接管和出油管上分别设置有单向阀一、单向阀二,有利于通过活塞往复移动使油泵体内的气压快速下降或上升,提高泵体的吸油和出油效果,从而保障模具开模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40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维修异型扳手
- 下一篇:一种电池钢壳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