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环保的燃气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3116.0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2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周红兰;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红兰 |
主分类号: | F22D1/00 | 分类号: | F22D1/00;F23J15/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杨春雷 |
地址: | 25709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环保 燃气锅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环保的燃气锅炉,包括壳体,壳体外侧壁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的顶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排气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回收机构,壳体外侧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靠近壳体的一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回收机构,能够对燃烧室内排出的烟气进行再利用,能够利用烟气中大量的余热对冷水进行预热,能够节省燃料,通过在进气管中设置过滤网,能够在进气管对燃烧室通入空气时,过滤空气中大部分的灰尘和杂物,减少燃烧室内的炉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锅炉,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环保的燃气锅炉,属于燃气锅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燃气锅炉的类型很多,例如大多洗浴中心的热水,就是由燃气洗浴锅炉供应,燃气锅炉顾名思义是用燃气作为燃料的锅炉,在燃气锅炉中,通过在其内部燃烧室中点燃燃气和进风管通入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加热锅炉中的冷水,使用起来颇为经济,且燃气燃烧后的生成物大多为水和二氧化碳,节能环保,能够通过排气管直接排出。
现有技术中的燃气锅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室内的烟气直接通过排气管排出,烟气中大量的余热也都随着排出消散,没有合理的回收运用烟气中的余热,且通入燃烧室内的空气未经过滤,空气中携带的灰尘和空气中的杂物也都残留在燃烧室内,使得燃气锅炉不得不频繁的清理燃烧室。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环保的燃气锅炉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环保的燃气锅炉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环保的燃气锅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侧壁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顶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排气管与燃烧室相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回收机构,所述壳体外侧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靠近壳体的一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进气管与燃烧室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回收机构包括L形管、第一连接板、换热管和第二连接板,所述L形管的顶端与排气管固定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板、换热管和第二连接板均位于L形管的内部,所述L形管分为竖直端和水平端两端设置,所述L形管的末端与排烟筒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在L形管内侧壁的顶端,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在L形管内侧壁的底端,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换热管,多个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均通过通孔分别贯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换热管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一连接板的外部,所述换热管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二连接板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换热管的顶端和底端均共同固定连接有同位板,两个所述同位板的侧壁均开设有与多个换热管相对应的穿孔,所述换热管均位于穿孔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形管竖直端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设置有水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形管的水平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L形管的一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连接管与壳体内部的加热区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回收机构,能够对燃烧室内排出的烟气进行再利用,能够利用烟气中大量的余热对冷水进行预热,能够节省燃料。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气管中设置过滤网,能够在进气管对燃烧室通入空气时,过滤空气中大部分的灰尘和杂物,减少燃烧室内的炉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红兰,未经周红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3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打击垫中打击点智能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线路板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