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2495.1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2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杰;李启凡;吕彦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森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02 | 分类号: | B60L53/302;B60L53/31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露娟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充电桩,包括:柜体;功率模块;交流配电模块,与功率模块连接;直流输出模块,与功率模块连接;控制模块,与功率模块、交流配电模块、直流输出模块连接;换热器,安装在后门板上,换热器内设有相互隔离的内循环风道和外循环风道;功率模块风道,设在柜体内,由上下前后四块封板围成,功率模块安装在功率模块风道内,四块封板的左端固定在左侧板上、右端固定在右侧板上。有益效果:功率模块风道与换热器结合使用,对发热量比较大的功率模块直接通过独立风道进行散热,散热效率比较高;而对于发热量较低的其他模块则采用散热效率比较低的换热器,同样也能保证其散热需要,两者结合使用,可以充分满足柜体的散热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充电桩。
背景技术
直流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直流充电桩包括机柜,机柜内的核心部件为功率模块,同时也是柜内的主要发热模块,工作时需要将其产生的热量及时排出。
授权公告号为CN20743331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防护充电桩,包括柜体,柜体上设置有前门和后门,柜体内通过隔板隔开成前舱和后舱,前舱中设置有控制板区域,后舱中设置有功率模块区、直流配电区、交流配电区和模块尾部热风风道。其中功率模块区设置在后舱中部,直流配电区设在功率模块区两侧,交流配电区设在后舱下部,模块尾部热风风道设置在后舱上部,模块尾部热风风道具有风道出口,风道出口与后门上设置的内循环进风口相对应。后门上设置有与功率模块区和其两侧的直流配电区对应的换热器,换热器包括相互隔离的内循环区和外循环区,内循环区包括与交流配电区对应的内循环出风口、与模块尾部热风风道对应的内循环进风口;外循环区包括设置在后门外侧的外循环出风口和外循环进风口。
机柜工作时,功率模块区、直流配电区和交流配电区产生的热量经过模块尾部热风风道和内循环进风口进入换热器中,最后从内循环出风口排出;外部空气经过外循环进风口进入换热器中,最后从外循环出风口排出,外部冷空气不经过机柜内部。由于功率模块区、直流配电区和交流配电区位于换热器出风口的冷风区域中,因此可以降低它们的工作环境温度。
然而,实际上功率模块区作为充电桩的主要发热部件,其发热量往往占据机柜内各部件发热量的80%以上,而仅采用内循环区和外循环区完全隔绝的换热器,根本不能及时地将后舱中的热量散发出去,除非将换热器做的非常大,然而后门的面积以及柜体内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上述充电桩在实际使用时,其散热效率非常低,根本无法满足机柜的散热需要,久而久之,会影响机柜内部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比较好的直流充电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直流充电桩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流充电桩,包括:
柜体,柜体包括前门板、后门板、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和底座;
功率模块,设置在柜体内,用于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
交流配电模块,设置在柜体内,与功率模块连接,用于向功率模块提供交流电;
直流输出模块,设置在柜体内,与功率模块连接,用于向充电枪输出直流电;
控制模块,设置在柜体内,与功率模块、交流配电模块、直流输出模块连接,用于对充电过程进行控制;
换热器,安装在后门板上,换热器内设有相互隔离的内循环风道和外循环风道,内循环风道具有与柜体内部连通的内循环进风口和内循环出风口,外循环风道具有与柜体外部连通的外循环进风口和外循环出风口;
直流充电桩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森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森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24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拆卸的凉鞋
- 下一篇:一种用于清洗燃烧室的冲洗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