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层建筑垂直度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8231.9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8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波;陈淮松;李宜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金广源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G01C15/12;G01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垂直 测量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垂直度测量仪,解决了目前通过铅锤测量垂直度误差较大的问题。其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定位块和设置于楼层上的定位杆,定位杆的下表面设置有基准红外线探头,定位杆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控制基准红外线探头的开关,基准红外线探头与开关电连接,定位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基准红外线探头相重合,定位块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基准红外线探头相配合的基准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基准红外线探头进行测量能够避免受到风力等外界因素的干扰,提高了测量的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垂直度测量仪。
背景技术
现在随着房地产的飞速发展,楼房建造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重视,其中垂直度是衡量建筑安全的重要指标,现在建筑物的墙面一般都是用混凝土浇筑的,建筑物的墙面要求与水平面垂直,否则存在着地基一侧下陷的可能性,经过长时间的倾斜积累,极其影响建筑的安全性。
现有的检测方法中,一般使用铅锤的方式,楼下的工作人员拉紧铅锤,在拉紧一段时间以后放开铅锤,当铅锤再次静止时再次拉紧铅锤,此保证牵引绳处于垂直往下的状态。
但是由于楼层较高,牵引绳的长度延伸较长,在测量过程中铅锤会摆动或转动,造成测量数据的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垂直度测量仪,其优势在于:便于进行测量,具有较高的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层建筑垂直度测量仪,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定位块和设置于楼层上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下表面设置有基准红外线探头,所述定位杆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基准红外线探头的开关,所述基准红外线探头与所述开关电连接,所述定位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所述基准红外线探头相重合,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基准红外线探头相配合的基准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楼体的垂直度进行测量时,将定位块水平放置于地面上,使定位块的一端抵接于楼体的侧壁,将定位杆水平放置在楼体顶部,开启基准红外线探头,然后手动调整定位杆的位置,使基准红外线探头射出的红外线竖直照射到基准点上,以基准红外线探头射出的红外线为基准线,记录此时刻度尺零刻度线距离楼体侧壁的距离,将记录的数据减去基准点与楼体之间的距离得到偏差值,进而计算出楼体的垂直度。
通过基准红外线探头进行测量便于使基准线保持竖直,避免受到风力等外界因素的干扰,提高了测量的精准度,刻度尺的设置便于直接读出楼体与基准线之间的距离,便于进行计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杆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红外线探头,所述定位红外线探头与所述开关电连接,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红外线探头相配合的定位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红外线探头和定位点的设置便于对定位杆和定位块的位置进行定位,使基准红外线探头射出的红外线竖直照射到基准点上时定位杆与定位块相对准,避免定位杆与定位块之间存在偏差而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块和定位杆上均设置有条式水平仪,所述定位块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定位块之间设置用于调平所述定位块的调平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测量时通过调平组件对定位块的支撑脚进行调整,使定位块保持水平状态,条式水平仪的设置便于判断定位块和定位杆是否处于水平状态,避免定位块和定位杆未处于水平状态而导致测量出现较大误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平组件包括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定位块,所述升降杆的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金广源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金广源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82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差速器壳体浸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内部透光换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