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芯注液定位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15874.8 | 申请日: | 2019-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0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巩毅涛;朱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烨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芯注液 定位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芯注液定位夹具,包括注液组件,其滑动安装在立板上,通过传动机构和伺服电机连接;注液组件的下部安装有上定位组件,其下方对接有下定位组件,下定位组件的内部设有容置电芯的电芯槽,上定位组件和下定位组件分别从电芯宽度和长度方向对其定位。本实用新型对电芯进行自动夹紧,通过上定位组件和下定位组件的配合,自动调整电芯位置,从电芯宽度、长度及高度方向上对其夹紧,同时缓解了和注液组件之间的冲击力,从而提高注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定位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电芯注液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芯定位夹具在电芯注液过程中,为刚性夹紧方式,易造成电芯定位不准导致与注液组件发生偏移,导致注液效率低,且注液过程注液杯和电芯对接时易产生冲击,造成电芯注液口或注液嘴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新型电芯注液定位夹具,对电芯进行自动夹紧,通过上定位组件和下定位组件的配合,自动调整电芯位置,从电芯宽度、长度及高度方向上对其夹紧,同时缓解了和注液组件之间的冲击力,从而提高注液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电芯注液定位夹具,包括注液组件,其滑动安装在立板上,通过传动机构和伺服电机连接;注液组件的下部安装有上定位组件,其下方对接有下定位组件,下定位组件的内部设有容置电芯的电芯槽,上定位组件和下定位组件分别从电芯宽度和长度方向对其定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注液组件的结构为:包括沿所述立板上下滑动的升降板,其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之间安装多个注液杯,杯底的注液嘴伸出下安装板下表面,下安装板的前侧设有内凹缺口。
上定位组件的结构为:包括位于所述内凹缺口上方的浮动安装板,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下安装板上,浮动安装板中间隔设有两个第一浮动轴,第一浮动轴底部同时连接一块位于所述内凹缺口处的浮动定位板,浮动定位板底面上间隔平行设有多条第一滑轨,每条第一滑轨上滑动安装有一个宽度定位块,其底面上设有与电芯顶面沿宽度方向相卡合的内凹槽。
沿所述升降板后侧底部,间隔装有多个长度定位块,每个长度定位块向升降板的前侧延伸有水平段,水平段端部设有斜面。
所述第一浮动轴通过滑动轴承穿设于浮动安装板中,第一浮动轴底端伸出浮动安装板底面与浮动定位板连接,浮动安装板与浮动定位板之间的第一浮动轴上设有压缩弹簧,第一浮动轴顶端安装有限位垫片。
下定位组件的结构为:包括底板、位于底板四周的侧板,底板和侧板围成箱体,箱体内设有多个所述电芯槽,每个电芯槽的结构为:包括间隔平行设置在底板上的两块夹板,两块夹板之间的底板上通过第二浮动轴安装一块夹具浮动板,其上表面通过第二滑轨滑动安装有一块上板,其上固定安装一垫块,电芯位于所述垫块和两块夹板围成的空间内。
第二浮动轴和第一浮动轴的安装结构相同。
侧板内侧面上设有衬板。
电芯槽、注液杯、长度定位块以及宽度定位块的数量一一对应。
立板与所述传动机构的安装结构为:包括安装在立板顶部的电机安装座,其上安装有伺服电机和减速机,减速机输出端连接丝杠,丝杠上旋接有丝杆螺母连接板,立板表面上设有导轨,导轨上滑动安装有与注液组件连接的滑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本实用新型通过伺服电机和传动组件驱动注液组件运动,并自动从电芯上部及下部将其沿宽度、长度和高度方向上进行准确定位,定位过程中自动调节对中,有效缓冲冲击力,大大提高了注液效率和精度,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烨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烨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58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锂电池正极极片
- 下一篇:一种双电源中性极重叠转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