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1383.6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3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金钟鹤;张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奥博瑞光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02 | 分类号: | H04Q1/02;H04L12/931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以太网 交换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包括:罩壳和底壳;所述罩壳螺栓固定在底壳的顶部外壁,所述罩壳的表面呈阵列结构开设有上联口和业务口,所述底壳的内壁设置有电源板,且电源板通过连接件依次与交换板和接口板连接,所述接口板的表面呈阵列结构设置有上联口接头和业务口接头。本实用新型中,该工业以太网交换机采用分体模块式的组装方式,可以将各个模块进行快速便捷的拆装操作,并通过自上而下的组装方式,有利于模块的装配和检修处理,而在模块安装后,确保了每一个模块之间的相对独立安全,同时也确保了端口与整机的对应均衡匹配,最大化的增强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背景技术
以太网交换机是基于以太网传输数据的交换机,以太网采用共享总线型传输媒体方式的局域网,以太网交换机的结构是每个端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轨道交通等工业通信领域有很多场合需要用牢固的以太网连接方式,如M12来代替传统的RJ45连接器,而M12连接器无法像RJ45一样以一种标准的接口来满足从10Mbps到1000Mbps,甚至10Gbps的速率,一般情况下,100Mbps采用M12-D连接器,1000Mbps采用M12-A或M12-X连接器。这些连接器的引脚排布均不相同且无法兼容设计,这样,不同的M12接口就需要不同的PCB来装配对应的M12连接器。
然而现有的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配置和物理尺寸不对应,使得端口的数量不够用或者尺寸太大不匹配,无法灵活的匹配不同类型的M12接口,并且在交换机组装时,采用一体式的组装方式,无法确保每一个模块之间的相对独立,从而不便于后续的维修更换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包括:罩壳和底壳;
所述罩壳螺栓固定在底壳的顶部外壁;
所述罩壳的表面呈阵列结构开设有上联口和业务口;
所述底壳的内壁设置有电源板,且电源板通过连接件依次与交换板和接口板连接,所述接口板的表面呈阵列结构设置有上联口接头和业务口接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安装耳;
所述安装耳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耳分别设置在底壳的外壁;
所述安装耳为L形结构,所述安装耳的竖直端开设有调节孔,水平端开设有定位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调节孔的数量为三组,每组共设置有两个,三组所述调节孔均采用平行等距结构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联口和上联口接头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上联口和多个上联口接头一一对应贯穿连接;
所述业务口和业务口接头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业务口和多个业务口接头一一对应贯穿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散热板;
所述散热板设置在底壳的底部;
所述散热板的表面平行设置有若干个散热鳍片;
所述底壳的内壁下端且位于散热板的上方设置有导热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接口板、交换板、电源板和散热板两两之间相互平行。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奥博瑞光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奥博瑞光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13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育教学用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压线外屏蔽接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