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铅炭蓄电池盖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10399.5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3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沈旭培;胡国柱;方明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 |
代理公司: | 32223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廖娜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格 盖体 汇流排槽 本实用新型 上下贯穿 大电流 电池内部空间 动力蓄电池 铅炭蓄电池 体积比能量 传导路径 电池容量 负极柱孔 过桥极柱 正极柱孔 直连结构 汇流排 加酸孔 下表面 隔开 隔墙 胶槽 内开 铅耗 传导 连通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蓄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铅炭蓄电池盖,包括盖体(1)以及设置在盖体(1)下表面上的若干单格(2),盖体(1)上相对两端的两个单格(2)内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正极柱孔(3)和负极柱孔(4);相邻两对单格(2)之间具有横向直通的汇流排槽(5),相邻两个横向直通排列的汇流排槽(5)通过隔墙(6)隔开,相邻两个单格(2)之间具有纵向直通且与汇流排槽(5)连通的胶槽(7);盖体(1)上还开设有若干上下贯穿的加酸孔(8)。本实用新型去除了过桥极柱,结构简单,能够节约电池内部空间,增加电池容量,降低铅耗,提高能量密度和体积比能量,同时汇流排直连结构减少大电流传导路径,有利于大电流传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蓄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铅炭蓄电池盖。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创造至今已有150年多年历史,蓄电池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动力型铅酸蓄电池由于技术成熟,在现阶段其性价比、安全性仍然是电动车辆的首选之一。增加蓄电池能量密度是我国蓄电池产品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政策行规的要求。目前,铅酸蓄电池单格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过桥极柱焊接,蓄电池焊好汇流排后再进行的二次焊接将每个单格串联。过桥极柱焊接面积的大小,对大电流充放电有决定因素。同时过桥极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池铅耗重量,降低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铅炭蓄电池盖,去除了过桥极柱,结构简单,能够节约电池内部空间,增加电池容量,降低铅耗,提高能量密度和体积比能量,同时汇流排直连结构减少大电流传导路径,有利于大电流传导。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铅炭蓄电池盖,包括盖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盖体下表面上的若干单格,所述盖体上相对两端的两个所述单格内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正极柱孔和负极柱孔;相邻两对所述单格之间具有横向直通的汇流排槽,相邻两个横向直通排列的所述汇流排槽通过隔墙隔开,相邻两个所述单格之间具有纵向直通且与所述汇流排槽连通的胶槽;所述盖体上还开设有若干上下贯穿的加酸孔。
进一步地,在各所述汇流排槽正上方、所述盖体的上表面相对位置分别设置避胶槽。避胶槽的设置,使得汇流排槽的深度可以较浅,在向胶槽内注胶时,由于胶槽与汇流排槽连通,所以只需要较少的胶量就可以注满胶槽和汇流排槽;在制作盖体时也可以节约一定的塑料用量。
进一步地,在开设有所述正极柱孔和负极柱孔的两个所述单格内壁上还分别开设有汇流排避空槽。在开设有正极柱孔和负极柱孔的两个单格内没有汇流排槽,在安装汇流排时,直接将汇流排安装在这两个单格内,由于汇流排的需要跟单格内壁焊接,所以,通常汇流排的长度要比单格的宽度宽一些,这样,就需要在这两个单格内壁上开设汇流排避空槽,以保证汇流排能够顺利地安装在这两个单格内,并将汇流排与单格内壁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在所述盖体的上表面两侧还分别设置提手槽。提手槽的设置便于手动开启电池盖。
优选地,各所述加酸孔分别开设在若干单格内。加酸孔与各单格连通,使得在加酸时能够直接通过加酸孔加入到电池内。
优选地,各所述汇流排槽分别具有正极和负极,相邻两个横向直通排列的汇流排槽的正极和负极相对设置,相邻两个纵向排列的汇流排槽的正极和负极相对设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铅炭蓄电池盖的结构中没有使用过桥极柱,结构简单,不仅能够节约电池内部空间,增加电池容量,而且没有过桥极柱还能降低铅耗,提高能量密度和体积比能量;同时汇流排直连结构减少大电流传导路径,有利于大电流传导。
附图说明
图1为铅炭蓄电池盖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铅炭蓄电池盖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铅炭蓄电池盖的背面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03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缺口槽结构的三元电池止动架
- 下一篇:电池防护盖结构与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