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合式淤泥基坑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9972.0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4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程振宇;赵晖;陈伟;张铁球;刘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升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6;E02D5/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唐敏;江文鑫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淤泥 基坑 支护 结构 | ||
1.结合式淤泥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具有淤泥体,所述淤泥体具有朝向施工区域的内壁,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桩、锚索以及多个搅拌桩,所述支护桩呈纵向布置且抵触支撑所述淤泥体的内壁,所述锚索贯穿所述支护桩嵌入且锚固所述淤泥体;多个所述搅拌桩呈排列布置形成搅拌排,所述搅拌排抵触支撑所述支护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式淤泥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包括扩大头以及多个索体,所述索体穿设所淤泥体,多个所述索体形成第一宽度,所述扩大头具有第二宽度,所述第二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宽度,所述扩大头嵌入且锚固所述淤泥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式淤泥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包括承压板,所述索体的内端穿设固定所述承压板,所述索体的外端通过锚具与所述支护桩呈固定布置;所述扩大头包括钻头以及钻杆,所述钻杆的外端与所述钻头呈固定布置,所述钻杆的内端贯穿所述承压板且与所述承压板呈固定布置;多个索体沿所述钻杆的圆周呈环绕围合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合式淤泥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包括三个叶片,各个所述叶片的内端呈对接固定布置,所述叶片的外端朝外延伸布置,相邻所述叶片形成夹角,各个所述夹角呈一致布置;三个所述叶片的延伸范围形成所述第二宽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合式淤泥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具有套设空间,所述索体贯穿所述套设空间;所述索体包括自由段以及锚固段,所述锚固段的一端对接所述自由段的内端,所述自由段的外端通过锚具与所述支护桩呈固定布置,所述锚固段的另一端穿设固定所述承压板;所述套管套设所述自由段。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结合式淤泥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的内部设有短桩体,所述短桩体呈纵向布置,且所述搅拌排抵触支撑所述短桩体;所述锚索贯穿所述短桩体锚固所述淤泥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合式淤泥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的内部设有长桩体,沿所述搅拌排至所述淤泥体方向,所述短桩体与所述长桩体呈间隔排列布置,所述锚索分别贯穿所述短桩体和所述长桩体延伸锚固所述淤泥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合式淤泥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桩体具有第一锚固深度,所述短桩体具有第二锚固深度,所述第一锚固深度大于所述第二锚固深度。
9.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结合式淤泥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搅拌桩的顶部呈平齐布置形成承台,各个所述搅拌桩的底部呈平齐布置;所述承台朝下凹陷形成有排水沟。
10.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结合式淤泥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体的上方覆盖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与所述支护桩的顶部呈对接固定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升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升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99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瓷砖加工用举升设备
- 下一篇:一种国际音标标准发音示教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