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污染负荷的海绵城市用湿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04597.0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2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尹程;张祥霖;蒯圣龙;刘丹丹;盛晶梦;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程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污染 负荷 海绵 城市 湿地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污染负荷的海绵城市用湿地系统,包括土壤层、地表、污水处理厂、河坝、溢流层、滤网、住户楼、和屋顶,所述土壤层中开挖有储水池,所述地表覆盖在土壤层的上侧,所述污水处理厂建筑在地表上,且地表上开设有河道,所述河坝浇筑在河道的上游,所述滤网安装在水管中,所述住户楼楼层之间设置有屋檐,所述屋顶浇筑在住户楼的顶端。本系统通过开挖有储水池和河道以及湿地公园,对自然雨水进行收集,同时,将收集的雨水用以城市灌溉或者城市饮水使用;另外,通过将河道的淤泥运输到地表或者住户楼的屋檐和屋顶上,用以种植绿植,通过绿植的光合作用,对海绵城市的空气进行净化,从而调节海绵城市的污染负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环境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污染负荷的海绵城市用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作为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人群居住在海绵城市,日常的活动及生产,会给海绵城市造成大量的污染,因此,需要一种课调节污染负荷的海绵城市用湿地系统,利用自然雨水等,对海绵城市的污染进行调节,从而营造一座更加健康的海绵城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污染负荷的海绵城市用湿地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的海绵城市由于人群的日常活动和生产,造成城市污染严重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污染负荷的海绵城市用湿地系统,包括土壤层、地表、污水处理厂、河坝、溢流层、滤网、住户楼、和屋顶,所述土壤层中开挖有储水池,所述地表覆盖在土壤层的上侧,所述污水处理厂建筑在地表上,且地表上开设有河道,所述河坝浇筑在河道的上游,所述溢流层浇筑在河坝上,且溢流层的两侧通过水管与湿地公园相连通,所述滤网安装在水管中,所述住户楼建筑在地表上,所述住户楼楼层之间设置有屋檐,所述屋顶浇筑在住户楼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储水池至少开挖有三组,且储水池呈分开结构开挖在地表的下侧。
优选的,所述地表上种植有绿植,且绿植根部植入土壤层中。
优选的,所述河坝的横剖面设置为梯形,梯形结构的一段为矩形蓄水段,另一段为斜坡导流段,所述河坝上浇筑有溢流层,所述溢流层设置为板型结构,且溢流层浇筑在河坝的蓄水段。
优选的,所述湿地公园共设置有两组,且湿地公园的下侧通过水管分别与溢流层的左右两侧相连通,所述水管中均设置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屋檐和屋顶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屋檐凹槽设置为矩形环绕在住户楼的楼层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调节污染负荷的海绵城市用湿地系统,通过开挖有储水池和河道以及湿地公园,对自然雨水进行收集,同时,将收集的雨水用以城市灌溉或者城市饮水使用;另外,通过将河道的淤泥运输到地表或者住户楼的屋檐和屋顶上,用以种植绿植,通过绿植的光合作用,对海绵城市的空气进行净化,从而调节海绵城市的污染负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整体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图1中A的结构放大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图1中A的结构放大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图1中B的结构放大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中:1、土壤层;2、储水池;3、地表;4、污水处理厂;5、河道;6、河坝;7、溢流层;8、水管;9、滤网;10、湿地公园;11、住户楼;12、屋檐;13、屋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程,未经尹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45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道治理用净化屏障
- 下一篇:注塑机的注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