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科用多功能给药吸痰清洁一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97724.9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4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苏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M1/00;A61M11/00;A61B1/267;A61B1/04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牛林涛 |
地址: | 6531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鼻喉科 多功能 药吸痰 清洁 一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耳鼻喉科用多功能给药吸痰清洁一体装置,装置包括口罩,氧气通管内焊接有固定架,L形管一端固定套接于氧气通管外侧,L形管管体正对氧气通管管口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孔为套管孔,套管一端穿过套管孔插入L形管内,套管的前端固定插接于固定架内,套管内径小于L形管内径且远离L形管内壁,吸痰管活动插接于套管内,吸痰管一端延伸至口罩内,雾化喷头固定插接于口罩罩面内壁;通过设置氧气通管和套管,在保证了供氧充分的同时,又能够方便的进行吸痰作业,同时又通过雾化喷头进行雾化给药,吸痰效果好效率高,给药均匀且不容易呛到患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耳鼻喉科用多功能给药吸痰清洁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耳鼻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随着环境变差以及季节变换的原因,人们经常会出现耳鼻喉方面的一些疾病。目前在耳鼻喉科的治疗用药时,用药的部位一般都在耳道、鼻腔或者咽喉等较深的部位。
现有技术中,吸痰时一般使用吸痰管,通过负压将痰吸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遇见病人的痰液比较粘稠,导致痰液难以吸出;而注入液态药剂治疗时,医生会在吸痰过程中缓慢的向患者的呼吸道内注入适量的药水,这样既容易呛到患者又使得药液不能均匀与患处接触,同时还延长了吸痰的时间,造成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低下,患者疗效较差,康复时间延长。另外,护理人员也会采用在吸痰完成后将装置拔出再进行给药的治疗方式,但这个过程容易对患者进行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用多功能给药吸痰清洁一体装置,具备吸痰效果好,吸痰效率高,给药均匀且不容易呛到患者,同时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和清洗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多功能装置吸痰效率低,给药不均匀,且装置操作繁琐,清洗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鼻喉科用多功能给药吸痰清洁一体装置,装置包括,口罩,口罩通过松紧带固定于使用者面部;氧气通管,氧气通管固定插接于口罩罩面中部,氧气通管朝向使用者口部,氧气通管内焊接有固定架;L形管,L形管一端固定套接于氧气通管外侧,L形管管体正对氧气通管管口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孔为套管孔,L形管另一端连通至外部氧气机;套管,套管一端穿过套管孔插入L形管内,套管的前端固定插接于固定架内,套管内径小于L形管内径且远离L形管内壁;吸痰管,吸痰管活动插接于套管内,吸痰管一端延伸至口罩内,吸痰管另一端连通至外部负压引流吸痰器;雾化喷头,雾化喷头固定插接于口罩罩面内壁,雾化喷头位置位于氧气通管正上方,雾化喷头朝向使用者鼻部,雾化喷头连通至外部给药装置。本方案通过设置氧气通管和套管,在保证了供氧充分的同时,又能够方便的进行吸痰作业,同时又通过雾化喷头进行雾化给药,相较于传统装置,吸痰效果好,吸痰效率高,给药均匀且不容易呛到患者,同时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和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鼻喉科用多功能给药吸痰清洁一体装置,其中套管内径为1.8mm至5.5mm。本方案通过设置套管内径为1.8mm至5.5mm,是由于市面上常见的吸痰管的管径普遍为1.67mm至5.33mm,本设计能够适配各种尺寸的吸痰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鼻喉科用多功能给药吸痰清洁一体装置,其中氧气通管内侧向使用者口部方向延伸形成咬合管,咬合管长度小于口罩厚度。本方案通过设置咬合管,有效的保证了供氧能够输送至患者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鼻喉科用多功能给药吸痰清洁一体装置,其中咬合管末端管口外壁环绕套装有环状的弹性垫,弹性垫内圆周设有环形卡子,弹性垫通过环形卡子固定卡接于咬合管管口。本方案通过设置弹性垫,避免了患者牙齿和咬合管造成相互损伤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鼻喉科用多功能给药吸痰清洁一体装置,其中吸痰管里侧末端连通至中空的球头,球头球面上矩阵开设有通孔。本方案通过设置球头,一方面使吸痰管插入端呈非锐角面,有助于插入且不会对患者咽喉内部造成损伤,避免了二次伤害的风险,另一方面球面上矩阵开设通孔,增大了吸痰管和痰液的接触面积,极大的提升了吸痰效率和吸痰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未经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77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