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破乳及脂肪酸回收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94138.9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3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斌;徐晓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强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5 | 分类号: | B01D17/05;B01D17/09;B01D17/03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梁永健 |
地址: | 528402 广东省中山市东区岐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脂肪酸 回收 | ||
一体化破乳及脂肪酸回收罐,包括蒸汽发生装置、破乳罐和回收系统;破乳罐自顶部向下设有蒸汽管路,蒸汽管路连通于破乳罐内部的发散盘,发散盘由管路首尾连通构成,发散盘开设有多个出气孔,破乳罐的顶部设有蒸汽出气口;破乳罐的底部侧壁开设有出料管,出料管安装有阀门,阀门的出口端连通安装有管道视镜,管道视镜的出口端连通安装有抽液泵;抽液泵连通于所述回收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体化破乳脂肪酸回收设备,该装置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并回收有用的脂肪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特别是一种一体化破乳脂肪酸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在食品行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中除含有高浓度油脂、磷脂外,还含有大量脂肪酸,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
目前,针对废水中的乳化油,常用的破乳方法有:酸化法、超滤法、离心法、高压电场法等。传统酸化法乳化效果不理想,超滤法易堵塞,清洗困难,操作费用高,离心法、高压电场法投资高,处理成本高,在国内应用不多。
对于乳化液的破乳过程,通常包括四个过程:乳化液分层、液珠聚集、聚并和油水相分离,其中液珠聚集是乳化液破乳的关键。
乳化液是热力学上的不稳定体系。首先,加热过程会使连续相降低粘度,增加分子的热运动,有利于液滴的聚结;其次,体系温度的升高还可以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降低其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量,进而降低界面膜的强度;
在较低的PH条件下,溶液中会电离产生氢离子,氢离子会和带负电的乳化液双电层中和,减少粒子表面所带电荷,破坏原有双电层结构的稳定性,使油珠易于碰撞聚结。此外,在低PH条件下,氢离子还会与存在于油-水界面上的高碳脂肪酸盐或高碳脂肪酶等表面活性剂反应,通过置换反应,转化成不溶于水的电中性的高级脂肪酸盐,从而使表面活性剂失去乳化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体化破乳脂肪酸回收设备,该装置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并回收有用的脂肪酸。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体化破乳及脂肪酸回收罐,包括蒸汽发生装置、破乳罐和回收系统;
所述破乳罐自顶部向下设有蒸汽管路,所述蒸汽管路连通于破乳罐内部的发散盘,所述发散盘由管路首尾连通构成,所述发散盘开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破乳罐的顶部设有蒸汽出气口;
所述破乳罐的底部侧壁开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安装有阀门,所述阀门的出口端连通安装有管道视镜,所述管道视镜的出口端连通安装有抽液泵;
所述抽液泵连通于所述回收系统。
较佳地,所述回收系统包括污水池和脂肪酸回收罐;
所述抽液泵的出水口分别连通安装有废水分流管路和脂肪酸回收管路,所述废水分流管路连通于污水池,所述脂肪酸回收管路连通于脂肪酸回收池;
所述废水分流管路和脂肪酸回收管路均安装有控制阀。
较佳地,所述脂肪酸回收罐通过支架架起,所述脂肪酸回收罐的底部设有出料阀,所述脂肪酸回收罐的内设有蒸汽加温管路;
所述蒸汽加温管路连通于蒸汽发生装置,蒸汽加温管路由脂肪酸回收罐的外部经脂肪酸回收罐的内部后回到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池的底部开设有截面呈三角状的凹陷位,所述污水池上方设有龙门行车,所述龙门行车安装有多个朝下的喷水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管路和蒸汽加温管路均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破乳罐为玻璃钢材质,所述破乳罐侧壁安装有观察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强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强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941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