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联组装转盘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8756.2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9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胡昌波;胡昌勇;刘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鸿景威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羽 |
地址: | 516005 广东省惠州市东江高新区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组 转盘 | ||
一种双联组装转盘包括基架、转盘、组装盘、立体传输组件及多个水平驱动件。基架开设有避位孔及抬升孔,组装盘位于转盘的正上方;多个水平驱动件间隔安装于组装盘上,且多个水平驱动件以组装盘的轴心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立体传输组件包括主轴、凸轮、带轮组及升降轴,主轴穿设避位孔,升降轴的两端分别与凸轮及组装盘连接,带轮组分别与主轴及转盘传动连接。组装盘带动多个水平驱动件同时进行升降动作,在同次升降动作中,转盘上多个工位同时进行入料组装动作,降低设备的维护难度,且节省设备能耗;立体传输组件只需为主轴提供动力即可实现转盘的转动及组装盘的升降,使转盘与组装盘联动,从而减少设备的故障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联组装转盘。
背景技术
一般的,对于生产批量较大,且需要多个工位进行组装,受限于加工场地空间不足,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转盘传输机构对电子元件进行传输,且将各个装配机构沿转盘的旋转轨迹顺序设置。其中电子元件由多个零部件组成,每一装配机构对应完成一个零部件的入料及组装动作,即在转盘旋转过程中,各个装配机构将各个零部件按顺序放入转盘,并将其组装在一起。
然而,对零部件进行组装时,需要设置机器手来搬运及组装零部件,意味着转盘所在位置具有多个位移驱动部件,因其可动部位过多,会导致设备的编程难度大、控制程序臃肿,另一方面,用于供电的线缆及气管较多,导致转盘位置的布线难度大,对设备进行维护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因此,如何优化转盘传输结构,减少转盘周边的驱动部件,是提高电子元件组装效率,降低设备故障出现率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双联组装转盘,将转盘周边个组装机构上用于传输零部件的机械手整合到转盘上,减少转盘位置所处位置的可动部件的数量,简化设备结构,降低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和维护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双联组装转盘,包括:基架、转盘、组装盘、立体传输组件及多个水平驱动件;
所述基架开设有避位孔及抬升孔,所述避位孔的轴心线与所述抬升孔的轴线相互垂直;
所述转盘设置于所述基架上;
所述组装盘设置于所述基架上,且所述组装盘位于所述转盘的正上方;
多个所述水平驱动件间隔安装于所述组装盘上,且多个所述水平驱动件以所述组装盘的轴心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
所述立体传输组件包括主轴、凸轮、带轮组及升降轴,所述主轴穿设所述避位孔,所述凸轮安装于所述主轴上,所述升降轴穿设所述抬升孔,所述升降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凸轮及所述组装盘连接,所述凸轮旋转用于推动所述组装盘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转盘的方向往复平移,所述带轮组分别与所述主轴及所述转盘传动连接,所述主轴旋转用于驱动所述转盘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平驱动件包括导向滑轨及平移气缸,所述导向滑轨安装于所述组装盘上,所述水平气缸设置于所述导向滑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平驱动件还包括抵持座,所述抵持座安装于所述组装盘上,且所述抵持座位于所述组装盘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平移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抵持座的外壁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平驱动件还包括行程调整座及限位块,所述行程调整座安装于所述组装盘上,所述限位块安装于所述平移气缸上,所述限位块用于与所述行程调整座抵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程调整座设置有回程限位部及推程限位部,且所述回程限位部及推程限位部上均设置有缓冲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鸿景威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鸿景威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87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