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即食醪糟饮品包装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8154.7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4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守斌;唐本栋;邓章菊;王存寿;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3/36 | 分类号: | B65D33/36;B65D33/00;B65D30/10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王海文 |
地址: | 63519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食 醪糟 饮品 装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即食醪糟饮品包装袋,目的是解决现有柔性包装袋不易进行负压灌装和饮取,以及饮用后固体物残留较多的技术问题。该包装袋袋体底部设有灌装流道和压条,压条中设有与袋体连通的、并与其前端活动密封的气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袋体封边处增设的压条和活动密闭的气道,简化了负压灌装操作,并能够快速解除袋内负压,以便饮用。同时,通过袋体侧向横截面的三角形结构,以及翻转袋体的饮用方式,配合封盖处的结构,即可实现多种饮用方式,并有效减少了饮用后袋体内部物料残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即食醪糟饮品包装袋。
背景技术
醪糟又称酒酿、甜酒、酸酒等,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我国的一种普及较广的传统小吃。现有醪糟产品均为发酵后直接封装所得,产物浓度较高,不适宜直接食用。对于醪糟生产企业,近年来由于人力成本的急速增长,传统产品利润已极为微薄,产品升级已在所难免。为迎合目前快节奏生活所产生的速食文化,申请人根据现有产品特性,研制了多种即食醪糟饮品。为提高饮品风味口感,该即食醪糟饮品灭菌采用冷处理使菌体休眠的方式代替传统热处理杀菌,并采用负压灌装技术,以减少成品包装内氧气含量,延长保鲜期。处于外观和成本考虑,须采用柔性材质作为产品包装。但由于即食醪糟饮品为固液混合体系,且固体物含量较高。若采用现有包装袋进行封装,一方面其负压灌装操作困难;另一方面,封装后,袋体内容物不易饮取,且饮用后固体物残留较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即食醪糟饮品包装袋,解决了现有柔性包装袋不易进行负压灌装和饮取,以及饮用后固体物残留较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即食醪糟饮品包装袋,包括袋体,袋体顶部设有出料嘴,出料嘴处设有活动密封的封盖。
该包装袋还包括:
灌装流道,固定设置于袋体底部、并与袋体内部连通;
压条,活动固定于袋体底部;
气道,设置于压条内,末端与袋体相连通;
密封盖,与气道前端活动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袋体包括:
两组端片,前后对称设置、顶部两侧相互密封固定,顶部中央与出料嘴连通固定;
两组侧片,左右对称设置,均分别与两组端片密封固定;
一组底片,四边分别与端片、侧片密封固定。
进一步地,侧片为三角形。
进一步地,压条固定于底片与端片密封固定形成的封边处,气道末端嵌设固定于该封边中。
进一步地,封边随压条在袋体底部上下翻折。
进一步地,底片中央设有通孔,灌装流道底部固定于底片处、并与该通孔连通。
进一步地,灌装流道与袋体采用相同材质、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封盖包括:
盖体,旋转密封于出料嘴顶部;
管孔,开设于盖体中央;
伸缩吸管,底部与管孔连通、并固定于盖体处,顶部敞口处活动密封;
付盖,与盖体活动连接、活动密封罩设于管孔和伸缩吸管外侧。
进一步地,盖体上表面设有环形卡槽,付盖底部与环形卡槽活动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81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