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景园林设计的池塘排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7985.2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0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霞;邓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海霞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景 园林设计 池塘 排污 结构 | ||
一种风景园林设计的池塘排污结构,它涉及园林种植技术领域;池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循环水出口一侧的水面处设置有漂浮物集污装置;集污网框架的外周固定有集污网,集污网内为储污空间,集污网的一侧设置有进污口;所述的集污网框架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支柱;所述的池体的另外两侧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滑槽,支柱插设于滑槽内;所述的池体的池底的中心设置有下凹的沉淀池,沉淀池与排污管连接,排污管上连接有排污泵,排污泵的出口端设置有收集小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风景园林设计的池塘排污结构,可收集水面漂浮的落叶等污物,可对池底进行排泥,池水清澈,园林环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景园林设计的池塘排污结构。
背景技术
风景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池塘是风景园林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有的风景园林池塘不具备排污结构,水面漂浮的落叶等需要人工经常清理,池底的淤泥导致池水不清澈,影响园林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风景园林设计的池塘排污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池体、循环水进口、循环水出口、漂浮物集污装置、池底、沉淀池、排污管、排污泵和收集小车;所述的池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循环水出口一侧的水面处设置有漂浮物集污装置;所述的漂浮物集污装置包含集污网框架、集污网、进污口、储污空间和支柱;所述的集污网框架的外周固定有集污网,集污网内为储污空间,集污网的一侧设置有进污口;所述的集污网框架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支柱;所述的池体的另外两侧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滑槽,支柱插设于滑槽内;所述的池体的池底的中心设置有下凹的沉淀池,沉淀池与排污管连接,排污管上连接有排污泵,排污泵的出口端设置有收集小车。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污管的地面段固定有管夹,管夹通过管托与地面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污管的地下段通过固定套管和螺丝与池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池底为斜面状,池底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且α为15~20°。
进一步地,所述的循环水进口设置在池体的上部,循环水出口设置在池体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靠近循环水出口的水面处设置漂浮物集污装置,漂浮的污物会随着水流由进污口进入集污网,从而可收集水面漂浮的污物,定期将支柱向上沿滑槽滑出,取下漂浮物集污装置,可清理集污网内的污物;底部沉淀的污泥由排污泵经排污管抽出至收集小车收集后进行运送。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风景园林设计的池塘排污结构,可收集水面漂浮的落叶等污物,可对池底进行排泥,池水清澈,园林环境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池体和漂浮物集污装置的侧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漂浮物集污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图3的侧面视图;
图5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池体1、循环水进口2、循环水出口3、漂浮物集污装置4、池底5、沉淀池6、排污管7、排污泵8、收集小车9、集污网框架10、集污网11、进污口12、储污空间13、支柱14、滑槽15、管夹16、管托17、固定套管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海霞,未经周海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7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