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体式柴油车用四元催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7192.0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4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施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帕艾尼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3/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柴油车 用四元 催化 | ||
本实用新型一种整体式柴油车用四元催化器,壳体(1)的内腔由隔板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DOC载体(2)的右侧出气端与金属海绵催化剂(SMC)(1.4)、CDPF(3)的左端进气面相连通,所述TWC载体(4)的右端出气面与混合室(1.3)相连接;所述混合室(1.3)的内壁上设置有尿素喷注口(7);混合室(1.3)与环形气道相连通,所述SCR系统(5)左端的出气面连通至下左腔室,且下左腔室的出气口上连接有一出气管(1.2),安装于下左腔室内的ASC(6)嵌置于出气口上。本实用新型一种整体式柴油车用四元催化器,其集成度高,有效的缩小了体积,便于其推广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车用四元催化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在一个箱体内高度集成的一体式结构的四元催化器,其主要应用于满足国家六排放标准的柴油发动机车辆上,属于车辆尾气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尾气是空气污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尤其是柴油车产生的CO、 HC、NOx、以及大量的PM颗粒,是雾霾天气和PM2.5的主要来源,严重危害公众的生命和健康。尤其是在如今汽车尾气排放标准逐步进入国六的大背景下,柴油动力车辆需要加注尿素喷射系统以减少污染,如图2所示;其基本结构由氧化型催化剂(DOC)、颗粒捕集器(DPF)、NOx选择催化还原(SCR)、尿素喷射系统、氨逃逸捕集器(ASC)组成;其中
氧化型催化剂(DOC):主要对CO、HC进行催化氧化;
颗粒捕集器(DPF):主要对PM进行捕集再生;
NOx选择催化还原(SCR):主要对NOX进行催化还原;
尿素喷射系统:主要对控制尿素的喷射;
氨逃逸捕集器(ASC):主要对喷射后多余的尿素进行捕集。
上述系统较成熟;对CO、HC、NOX和PM的处理能力较强;但缺点是该系统体积较庞大,只适用于中、大型柴油发动机,不利于其推广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整体式柴油车用四元催化器,其集成度高,有效的缩小了体积,便于其推广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整体式柴油车用四元催化器,包含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由隔板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位于上腔体内的DOC载体将上腔体分隔为左腔室和右腔室,且左腔室上的进气口与进气管相连通,DOC载体的左侧进气端与左腔室相连通,右腔室内设置有环状结构的TWC载体,且TWC载体的进气端面上贴合有环状结构的SMC载体,或者CDPF的左端进气面上也设置有SMC载体,CDPF嵌置于TWC载体的环孔内构成的整体结构与右腔室的右侧壁之间形成一混合室,上述DOC载体的右侧出气端与SMC 载体、CDPF的左端进气面相连通,所述TWC载体的右端出气面与混合室相连接;所述混合室的内壁上设置有尿素喷注口;
所述下腔体内设置的隔板将下腔体分隔为下左腔室和下右腔室,一横向设置的SCR系统位于下右腔室内,且SCR系统的环状进气面与下右腔室的四周内壁构成一环形气道,上述混合室与环形气道相连通,所述SCR 系统左端的出气面连通至下左腔室,且下左腔室的出气口上连接有一出气管,安装于下左腔室内的ASC嵌置于出气口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整体式柴油车用四元催化器,所述左腔室、混合室和下左腔室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整体式柴油车用四元催化器,下左腔室内设置有挡板,挡板位于ASC和SCR系统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帕艾尼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帕艾尼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71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HL系列不锈钢特种专用泵
- 下一篇:一种具有补气装置的垃圾焚烧炉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