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干旱园林绿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6656.6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5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邢云烨;邢建梅;周小祥;蒋台台;叶波;刘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诚通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6;B01D36/02;E03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兴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旱 园林绿化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干旱园林绿化结构,包括种植层、种植在所述种植层中的植被,所述种植层下方为蓄水层,所述种植层由上至下依次是碎石层、营养土层和卵石层,所述植被的根系种植在所述营养土层,所述雨水收集层包括位于所述卵石层下方的雨水收集箱、位于所述雨水收集箱一侧并与之连通的蓄水箱、一端与所述雨水收集箱连通且另一端位于所述卵石层中的进水管、位于所述雨水收集箱中且位于所述进水管下方的过滤层、一端位于所述蓄水箱中且另一端位于所述营养土层中的吸水管、填充在所述吸水管中的吸水材料。可将收集的雨水随时补充至种植层中,可以起到防干旱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园林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干旱园林绿化结构。
背景技术
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态建设亟需加强的关键部分。但是由于气候干旱、雨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等环境因素,给园林绿化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传统的浇灌方法是利用洒水车对园林植被进行浇灌。
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6963549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园林灌溉装置,包括底座、安装柱和灌溉管,所述安装柱底面与所述底座上表面连接,所述灌溉管沿所述安装柱侧面螺旋上升且固定在所述安装柱侧面,所述灌溉管表面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灌溉管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灌溉管下端密封;还包括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与所述进水口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遇到连续干燥天气时,上述灌溉装置储水手段单一,蓄水不足,表面挥发过快,依旧会引发断水问题,普通滴灌并不能满足植被的需水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干旱园林绿化结构,可将收集的雨水随时补充至种植层中,可以起到防干旱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干旱园林绿化结构,包括种植层、种植在所述种植层中的植被,
所述种植层下方为蓄水层,所述种植层由上至下依次是碎石层、营养土层和卵石层,所述植被的根系种植在所述营养土层,所述雨水收集层包括位于所述卵石层下方的雨水收集箱、位于所述雨水收集箱一侧并与之连通的蓄水箱、一端与所述雨水收集箱连通且另一端位于所述卵石层中的进水管、位于所述雨水收集箱中且位于所述进水管下方的过滤层、一端位于所述蓄水箱中且另一端位于所述营养土层中的吸水管、填充在所述吸水管中的吸水材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雨天时,雨水会依次通过碎石层、营养土层和卵石层,位于卵石层中的进水管会收集雨水并输送至雨水收集箱,雨水收集箱对雨水进行过滤后会流入蓄水箱;干旱天时,蓄水箱中的吸水管会通过填充在吸水管中的吸水材料对蓄水箱中的雨水进行吸取,并渗透至植被根系所在的营养土层,从而可将收集的雨水随时补充至种植层中,可以起到防干旱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层由上至下依次是过滤板、石英砂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雨水会预先通过过滤板进行初次过滤,再利用石英砂层中的石英砂和活性炭层中的活性炭,可以使得雨水在初次过滤后将雨水中的细微物质进行过滤,提高了雨水的清洁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卵石层中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收集斗可以增加进水管在卵石层一端的收集雨水的面积,从而可以增加雨水收集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斗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无纺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无纺布的设置可以减少泥沙机内进水管中,进而可以减少进水管发生堵塞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雨水收集箱与所述蓄水箱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蓄水箱之间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诚通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诚通市政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66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