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拆卸穿舱水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6513.5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7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归宏猛;付昌;王敏慧;顾磊;孙逸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5/10 | 分类号: | F16L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卸 水密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穿舱水密结构,包括:传输电缆(1)、圆形柱塞(3)、电缆头主体(7)、圆形定位盘(12)以及水密连接端子(9);所述圆形柱塞(3)设置在电缆头主体(7)的一端;所述水密连接端子(9)设置在电缆头主体(7)的另一端;所述圆形定位盘(12)装配在电缆头主体(7)的外部;所述传输电缆(1)能够穿过圆形柱塞(3)与水密连接端子(9)连接;所述水密连接端子(9)靠近圆形柱塞(3)的一端设置有接线柱(901);所述传输电缆(1)的缆芯穿过变截面中孔(21)与有水密连接端子(9)上的接线柱(901)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拆卸,维修方便,而且可靠性和承重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拆卸穿舱水密结构。
背景技术
水下设备是海洋探测、开发的主要工具。水下设备具有造价高,维护保养成本高,使用环境恶劣,容易损坏的特点。一般水下设备都是由若干个部件组成,不同部件之间采用水密电缆进行连接。由于水中环境复杂、很容易造成电缆防水层的损坏从而危及到部件的安全。如专利文献CN202646941U所公开的一种船用水密穿舱结构,包括:第一法兰,设置于所述舱壁的一侧;穿舱管路,一端与所述第一法兰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舱壁的开孔并与所述第一法兰密封于所述舱壁开孔的一侧;第二法兰,设置于所述舱壁的另一侧,固定套接所述穿舱管路并密封所述舱壁开孔的另一侧;管路,固定连接所述穿舱管路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舱壁之间和/或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舱壁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垫片;所述穿舱管路与所述第一法兰为焊接固定;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穿舱管路为焊接固定;所述管路与所述穿舱管路另一侧的端部通过一套管焊接固定。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穿舱水密结构存在如下问题:
1、结构上仍存在可优化之处。
2、维修不方便,维护成本高。
3、可靠性、承重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穿舱水密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拆卸穿舱水密结构,包括:传输电缆1、圆形柱塞3、电缆头主体7、圆形定位盘12以及水密连接端子9;
所述圆形柱塞3设置在电缆头主体7的一端;
所述水密连接端子9设置在电缆头主体7的另一端;
所述圆形定位盘12装配在电缆头主体7的外部;
所述传输电缆1能够穿过圆形柱塞3与水密连接端子9连接。
优选地,所述圆形柱塞3的内部设置有变截面中孔21;所述水密连接端子9靠近圆形柱塞3的一端设置有接线柱901;所述传输电缆1的缆芯穿过变截面中孔21与有水密连接端子9上的接线柱901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缆头主体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中孔701、第二中孔702、第三中孔703、第四中孔704、第五中孔705以及第六中孔706;
所述第一中孔701、第二中孔702、第三中孔703、第四中孔704、第五中孔705以及第六中孔706相连通;
所述第一中孔701的直径大于第二中孔702的直径;
所述第二中孔702的直径大于第三中孔703的直径;
所述第六中孔706的直径大于第五中孔705的直径;
所述第五中孔705的直径大于第四中孔704的直径;
所述第四中孔704的直径大于第三中孔703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六中孔706的内部设置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内设置有孔用弹性挡圈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未经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65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扩口机
- 下一篇:点读笔及分体式点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