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柱形硅碳棒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80934.7 | 申请日: | 2019-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1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曾虎;邓涛;刘全贵;范雪荣;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万基铝加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42 | 分类号: | H05B3/42;H05B3/16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蔡佳宁 |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形 碳棒 | ||
一种涉及电热元件技术领域的圆柱形硅碳棒,包含呈圆柱形的硅碳棒本体,硅碳棒本体由两个沿硅碳棒本体轴线对称且截面呈半圆形的棒体组成,两个棒体之间留有间隙;两个棒体的底端通过导电的连接体对应连接,两个棒体的顶端均设有接线体,接线体设有用于固定电源线的接线通孔;两个棒体的顶部间隙中安装有耐高温的绝缘块,硅碳棒本体外侧对应绝缘块的位置套设有耐高温的绝缘垫圈,绝缘垫圈外侧设有用于加紧棒体和绝缘块的固定件;该圆柱形硅碳棒不仅具有制作简单、占用空间小和坚固耐用的特点,而且与电源线连接也更加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圆柱形硅碳棒。
背景技术
硅碳棒作为一种非金属高温电热元件,因其具有耐高温、抗氧化、耐腐蚀、升温快、寿命长、高温变形小、化学稳定性高和安装维修方便等特点,被作为加热装置的重要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炉中;
目前较多工业炉采用的是垂直浸入的加热方式,而对于接线端在同一侧的垂直浸入式工业炉,使用的硅碳棒一般有U形结构和螺旋形结构;U形结构的硅碳棒需要较大的保护套,来作为保护硅碳棒并传递热量的载体,十分占用空间,且U形结构的硅碳棒开口端不易密封,容易损失大量热量,对于要求升温速度快,加热效率高,炉体不能制作太大的工业炉来说,不便于设置多根U形结构的硅碳棒同时进行加热;螺旋形结构的硅碳棒虽然对使用空间要求较小,可以设置多根,但是螺旋形结构的硅碳棒一般为空心结构,螺旋壁较薄,再加上硅碳棒本身脆性较大,十分容易损坏,而且现有的螺旋形结构硅碳棒的接线设计较为复杂,参与连接的各种配件较多,不太可靠。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柱形硅碳棒,不仅具有制作简单、占用空间小和坚固耐用的特点,而且与电源线连接也更加简单方便。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柱形硅碳棒,包含呈圆柱形的硅碳棒本体,所述硅碳棒本体由两个沿硅碳棒本体轴线对称且截面呈半圆形的棒体组成,两个棒体之间留有间隙;两个棒体的底端通过导电的连接体对应连接,两个棒体的顶端均设有接线体,所述接线体设有用于固定电源线的接线通孔;两个棒体的顶部间隙中安装有耐高温的绝缘块,所述硅碳棒本体外侧对应绝缘块的位置套设有耐高温的绝缘垫圈,所述绝缘垫圈外侧设有用于加紧棒体和绝缘块的固定件。
进一步,所述连接体与两个棒体为一体结构,所述硅碳棒本体的顶端面中部向下切槽形成间隙。
进一步,所述接线体设于对应棒体的顶部面中央,且接线体的内侧与对应的棒体内侧平齐。
进一步,所述接线体与对应的棒体设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两接线体均为长方体结构,且互不接触,接线体与对应棒体接触面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硅碳棒本体的半径且小于硅碳棒本体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接线通孔设于接线体的侧面。
进一步,所述绝缘块的宽度适配于间隙,绝缘块的长度小于硅碳棒本体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设为弹性固定夹。
进一步,所述固定夹夹持于绝缘垫圈的中部。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为金属材质。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万基铝加工有限公司,未经洛阳万基铝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09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轧板板面吹扫装置
- 下一篇:一种蓄热式RCO催化燃烧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