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双色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8602.5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1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东裕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6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5 | 代理人: | 钟斌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双色注塑模具,其结构包括出料装置,为解决双色注塑模具出料时往往不能把握顶料力度出现用力过猛致使模型碎裂的问题,通过在下模具底部内侧设置出料装置,将固定框与下模具连接,接着将握柄经支板与框架和下模具贴合经固定栓插入固定,便于使用者经握柄将模具移动到适当位置,接着向上推动推杆,推杆推动推板向上沿着固定框内壁滑动,推板推力经右伸缩杆和左伸缩杆缓解防止推力过大,致使右顶杆和左顶杆缓慢上升顶出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内侧成型模具,达到了缓解顶料力度,避免出现用力过猛致使模型碎裂的情况,便于移动注料后的模具,防止过往行人磕碰模具,提高模具成型品质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双色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由于成本、外观、装配及功能的要求,许多塑料件采用双色注塑成型,现有的双色注塑件成型方式一般采用底盘旋转方式配合多点热流道同时进胶的技术来完成复杂注塑件的成型,但是现有技术:双色注塑模具出料时往往不能把握顶料力度出现用力过猛致使模型碎裂,模具注料后散发的热量流露在表面不便与使用者移动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可调节双色注塑模具,解决双色注塑模具出料时往往不能把握顶料力度出现用力过猛致使模型碎裂,模具注料后散发的热量流露在表面不便与使用者移动模具的问题,达到了缓解顶料力度,避免出现用力过猛致使模型碎裂的情况,便于移动注料后的模具,防止过往行人磕碰模具,提高模具成型品质的有益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调节双色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第一注料管、第二注料管、下模具、出料装置、支撑座、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所述上模具顶部左侧与第一注料管插接,所述上模具顶部右侧与第二注料管插接,所述上模具底部与下模具插接,所述下模具底端与支撑座焊接,所述上模具底端左侧设置有第一模腔,所述上模具底端右侧设置有第二模腔,所述出料装置顶部与下模具垂直插接,所述出料装置由固定框、推杆、把手、推板、右伸缩杆、左伸缩杆、右顶杆和左顶杆组成,所述固定框底端与推杆插接,所述固定框前后两端与把手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框内壁与推板上下滑动,所述推板右侧与右伸缩杆焊接,所述推板左侧与左伸缩杆焊接,所述推板中部右侧与右顶杆焊接,所述推板中部左侧与左顶杆焊接,所述固定框四周与下模具内侧方形槽嵌合,所述右伸缩杆和左伸缩杆顶端与下模具焊接,所述右顶杆和左顶杆外侧与下模具垂直插接,所述把手由握柄、防护套、支板和固定栓组成,所述防护套包裹在握柄中部外侧,所述握柄左右两端与支板焊接,所述支板四周设置有固定栓,所述支板四周通过固定栓与下模具和固定框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顶端内侧设置有限制块,且限制块与推板底端连接板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均设置有2个,且把手呈对称状分布在固定框前后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右伸缩杆和左伸缩杆大小均一致,且右伸缩杆和左伸缩杆底部内侧设置有压簧。
进一步的,所述右顶杆和左顶杆大小均一致,且右顶杆和左顶杆顶部与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套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滑纹,且防护套厚度为3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注料管和第二注料管底端设置有注射口,且注射口与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采用不锈钢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套采用玻璃纤维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东裕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东裕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86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管生产线用储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跨座式两轴转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