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H型岩石锚杆风机基础的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7501.6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6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岭;毛常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建工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5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石 风机 基础 加固 结构 | ||
1.一种PH型岩石锚杆风机基础的加固结构,所述PH型岩石锚杆风机基础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底板(8)、基础承台(1)和底部塔筒(2)组成,所述底部塔筒(2)和基础承台(1)通过预应力锚栓(4)连接,所述基础承台(1)内设置有多个岩石锚杆(5),所述底部塔筒(2)上设置有塔筒门(3),其特征在于:该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基础承台(1)和底部塔筒(2)外的钢筋笼(13)和与钢筋笼(13)浇筑形成一体的混凝土,基础承台(1)和浇筑的混凝土形成加固基础的悬挑板(11),底部塔筒(2)和浇筑的混凝土形成加固基础的柱墩(12);
所述基础承台(1)顶面由靠近底部塔筒(2)的圆周侧面至基础承台(1)边缘依次布设多圈上植筋,每圈上植筋包括沿圆周方向均布的竖直植筋(6-2),所述竖直植筋(6-2)的底端伸入基础承台(1)内部,所述竖直植筋(6-2)的顶端伸出基础承台(1)的顶面,所述基础承台(1)的圆周侧面由上至下布设多圈侧植筋,每圈侧植筋包括沿基础承台(1)的圆周侧面均布的横向植筋(6-1),所述横向植筋(6-1)的一端伸入基础承台(1)内部,所述横向植筋(6-1)的另一端伸出基础承台(1)的圆周侧面;所述底部塔筒(2)的圆周侧面由上至下焊接多圈焊钉,每圈焊钉包括沿底部塔筒(2)的圆周侧面均布的横向焊钉(7),且所述竖直植筋(6-2)、横向植筋(6-1)和横向焊钉(7)均与混凝土浇筑形成一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H型岩石锚杆风机基础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墩(12)上部内埋设有多个环向预应力钢绞线(15),所述环向预应力钢绞线(15)为无粘结钢绞线,所述柱墩(12)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两个供环向预应力钢绞线(15)端部锚固的壁柱(9),两个所述壁柱(9)关于塔筒门(3)对称设置;
所述钢筋笼(13)上预留有供塔筒门(3)开闭的门洞,所述钢筋笼(13)位于塔筒门(3)处设置有多个竖向加强筋(10-1)和多个横向加强筋(10-2)。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H型岩石锚杆风机基础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圈上植筋中竖直植筋(6-2)的数量逐渐增加,将靠近底部塔筒(2)的圆周侧面的上植筋称作内圈上植筋,将靠近基础承台(1)边缘的上植筋称作外圈上植筋,所述内圈上植筋中竖直植筋(6-2)的数量小于外圈上植筋中竖直植筋(6-2)的数量;
横向植筋(6-1)与竖直植筋(6-2)和预应力锚栓(4)呈错位布设,每圈侧植筋中横向植筋(6-1)的数量均相同,且每圈侧植筋中横向植筋(6-1)的数量大于外圈上植筋中竖直植筋(6-2)的数量;
每圈上植筋的中心、每圈侧植筋的中心和每圈焊钉的中心、底部塔筒(2)的中心和基础承台(1)的中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上下相邻两圈焊钉的竖向间距相同。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H型岩石锚杆风机基础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上植筋与底部塔筒(2)的圆周侧面之间的水平间距等于横向焊钉(7)伸出底部塔筒(2)的长度;
所述悬挑板(11)的横截面大于基础承台(1)的横截面,所述柱墩(12)的横截面大于底部塔筒(2)的横截面,且所述柱墩(12)的横截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悬挑板(11)的横截面大于柱墩(12)的最大横截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建工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未经陕西建工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75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真空保温杯的内胆热反射膜的沉膜设备
- 下一篇:一种开放式综合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