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物化学分析用液封漏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7113.8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2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华;安峰文;王建磊;李军;李会建;张金庆;薛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67C11/04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王秀芝 |
地址: | 2626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物 化学分析 用液封 漏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物化学分析用液封漏斗装置包括:漏斗、U型管、三通旋塞、高温气体进气管和液封溶液排液管,U型管的一端位于漏斗内,另一端伸出漏斗外并且位于漏斗的下方;三通旋塞包括阀体和设置于阀体的阀腔内的可转动的阀芯,阀芯的内部设置有阀芯流道,阀体设置有与阀腔连通位于阀体上部的第一接口、位于阀体底部的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一接口与U型管伸出漏斗外的一端连接,第二接口与高温气体进气管连接,第三接口与液封溶液排液管连接;本实用新型既起到了隔绝锥形瓶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作用,又能防止液封溶液受负压作用的返流现象的发生,使整个化学分析过程更加稳定可靠,分析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物化学分析用仪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矿物化学分析用液封漏斗装置。
背景技术
矿物元素化学分析方法中,常采用加热方式促进化学反应,但有些待测定元素极不稳定,易被空气氧化,故采用液封漏斗进行液封,如图1所示,漏斗1内设置有倒置的U型管3,U型管3的一端位于漏斗1内,U型管3的另一端伸出漏斗1外并且位于漏斗1的下方成为漏斗颈31,漏斗1中盛有液封溶液2,例如碳酸氢钠饱和溶液,漏斗颈31通过橡胶塞7连接装有样品溶液11的锥形瓶10。锥形瓶10中的样品溶液11在加热板12高温加热条件下促进还原反应,所产生的高温气体由U型管3进入漏斗1中的液封溶液2,再由漏斗1上端开口处逸出,U型管3的开口低于液封溶液2的液面,从而起到隔绝锥形瓶内的高温气体与外界空气的作用。
上述加热反应结束后,应将锥形瓶10内的样品溶液11冷却至室温后,再取下液封漏斗,以滴定法分析样品中元素的含量。但在冷却过程中,锥形瓶10内的气体由于温度降低,气体体积急剧减小,导致漏斗1内的液封溶液2受负压作用返流至锥形瓶10的样品溶液11内,从而影响了化学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针对此类现象,有经验的化学分析人员常以橡胶软管和玻璃管连接锥形瓶和液封漏斗,当加热反应结束后立即以止水夹将橡胶软管夹住,防止液封溶液的返流,但橡胶软管经高温气体侵蚀易产生老化现象,使用几次后需及时更换,如止水夹夹固不牢或橡胶软管老化开裂,同样会发生液封溶液返流至样品溶液或样品溶液与空气接触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矿物化学分析用液封漏斗装置,防止液封溶液返流,提高矿物化学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矿物化学分析用液封漏斗装置,所述矿物化学分析用液封漏斗装置包括:漏斗,所述漏斗内设置有倒置的U型管,所述U型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漏斗内,所述U型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漏斗外并且位于所述漏斗的下方,还包括三通旋塞、高温气体进气管、液封溶液排液管,
所述三通旋塞包括阀体和设置于所述阀体的阀腔内的可转动的阀芯,所述阀体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阀腔连通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U型管伸出所述漏斗外的一端连接;所述阀体的底部设置有分别与所述阀腔连通的第二接口、第三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高温气体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液封溶液排液管的一端连接;
所述阀芯的内部设置有阀芯流道,转动所述阀芯时,所述阀芯流道将所述高温气体进气管与所述U型管连通;或者,所述阀芯流道将所述液封溶液排液管与所述U型管连通。
其中,所述阀芯流道平行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阀芯流道皆为斜流道。
其中,所述阀芯位于所述阀体外的一端设置有手柄,所述阀芯位于所述阀体外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挡头。
其中,所述液封溶液排液管呈L形,L形的所述液封溶液排液管的竖向管段与所述第三接口连接。
其中,所述漏斗、所述U型管、所述三通旋塞、所述高温气体进气管、所述液封溶液排液管设置为一体。
其中,一体设置的所述漏斗、所述U型管、所述三通旋塞、所述高温气体进气管、所述液封溶液排液管采用硼硅酸盐玻璃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71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