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加工用多工位剪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6872.2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9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梁凯;黄辛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B23D15/04;B23D15/14;B23D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正极 材料 工用 多工位 剪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加工用多工位剪切装置,包括步进电机、电动机和漏斗,所述步进电机的前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右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工作台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定位板,所述裁切板的右端设置有裁切刀,所述裁切刀的下端设置有液压柱,所述电动机的右端设置有主轴,所述曲轴的右端设置有轴承,所述活动轴的下端设置有模板,所述漏斗设置于工作台的下端,所述收集箱的下端设置有底座。该电池正极材料加工用多工位剪切装置,与现有的普通电池正极材料剪切装置相比,够以更快的速度进行裁切,提升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工厂的生产效率,简化了送料过程,缩短了设备的送料时间,提高了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正极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加工用多工位剪切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电池正极剪切装置在电池加工中主要用于电池涂布后正片的分切,切片边缘整齐、无毛刺、尺寸精度高、无脱粉,是电池极片加工中的重要设备。
现有的电池正极剪切装置大多加工速度较低,材料的损耗较高,对边角料的回收能力差,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电池正极材料剪切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加工用多工位剪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电池正极剪切装置大多加工速度较低,材料的损耗较高,对边角料的回收能力差,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加工用多工位剪切装置,包括步进电机、电动机和漏斗,所述步进电机的前端设置有支架,且支架的中间设置有滚筒,所述支架的右端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右端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定位板,且工作台的上端设置有裁切板,所述裁切板的右端设置有裁切刀,且裁切刀的上端设置有刀板,所述裁切刀的下端设置有液压柱,且液压柱的右端设置有斜板,所述电动机的右端设置有主轴,且主轴的右端设置有曲轴,所述曲轴的右端设置有轴承,且轴承的下端设置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下端设置有模板,所述漏斗设置于工作台的下端,且漏斗的下端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下端设置有底座,且底座的两端设置有侧板。
优选的,所述步进电机与支架、滚筒和支撑板之间为可拆卸结构,且支撑板与工作台之间为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与定位板和裁切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且工作台与裁切刀之间为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裁切刀与液压柱之间为可伸缩结构,且刀板和斜板与侧板之间均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与主轴、曲轴、轴承、活动轴和模板之间为可伸缩结构,且主轴与侧板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漏斗与工作台之间为焊接,且收集箱与底座之间为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步进电机、支架和滚筒的设置,使得该种电池正极材料加工用多工位剪切装置可稳定送料,将带材放入滚筒之间,通过步进电机带动滚筒将带材送入设备中,简化了送料过程,缩短了设备的送料时间,提高了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裁切刀、液压柱和、刀板的设置,使得该种电池正极材料加工用多工位剪切装置可减小送料装置的工作负荷,裁切的带材边角料会不断累积,通过液压柱的升降带动裁切刀对裁切过的带材废料进行切断,减小送料设置的工作负荷,小型化的边角料更加方便收集回收,降低了工厂的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68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