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脑用水冷型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6101.3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0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喻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泓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脑 水冷 散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脑用水冷型散热器,包括箱体和壳体,所述箱体的内腔开设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水温检测器,所述箱体的内腔且位于储液槽的下部开设有制冷槽,所述制冷槽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制冷片,所述制冷片的散热面贯穿制冷槽内腔的底部并延伸至箱体底部的下部,所述箱体的内腔且位于储液槽的右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泵机,所述泵机的吸水口固定连接有吸水管。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软管、第二软管、泵机、水温检测器、制冷片、吸水管和曲型管相互配合,解决了现在的水冷型散热器在使用过程中水冷液的温度会逐渐变高,导致散热效果变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脑用水冷型散热器。
背景技术
计算机部件中大量使用集成电路,众所周知,高温是集成电路的大敌,高温不但会导致系统运行不稳,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有可能使某些部件烧毁,导致高温的热量不是来自计算机外,而是计算机内部,或者说是集成电路内部,散热器的作用就是将这些热量吸收,然后发散到机箱内或者机箱外,保证计算机部件的温度正常,多数散热器通过和发热部件表面接触,吸收热量,再通过各种方法将热量传递到远处,比如机箱内的空气中,然后机箱将这些热空气传到机箱外,完成计算机的散热。散热器的种类非常多,CPU、显卡、主板芯片组、硬盘、机箱、电源甚至光驱和内存都需要散热器,这些不同的散热器是不能混用的,而其中最常接触的就是CPU的散热器,其中最常使用的就是水冷散热器,但现在的水冷型散热器在使用过程中水冷液的温度会逐渐变高,导致散热效果变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脑用水冷型散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脑用水冷型散热器,具备散热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在的水冷型散热器在使用过程中水冷液的温度会逐渐变高,导致散热效果变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脑用水冷型散热器,包括箱体和壳体,所述箱体的内腔开设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水温检测器,所述箱体的内腔且位于储液槽的下部开设有制冷槽,所述制冷槽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制冷片,所述制冷片的散热面贯穿制冷槽内腔的底部并延伸至箱体底部的下部,所述箱体的内腔且位于储液槽的右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泵机,所述泵机的吸水口固定连接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另一端与储液槽内腔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泵机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储液槽顶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壳体内腔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壳体的内腔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曲型管,所述曲型管的进口通过管道连接器与第一软管固定连接,所述曲型管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器与第二软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液槽顶部的左端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盖板。
优选的,所述储液槽内腔左侧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内腔活动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水温检测器的内部设置有无线传输器,所述箱体的背面嵌设有无线接收器。
优选的,所述壳体左侧的上下两端和壳体右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壳体的背面为镂空结构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泵机,可以将储液槽内的水冷液吸出,并利用第一软管将水冷液送入曲型管内,利用第二软管将曲型管内的水冷液送入储液槽内,如此循环可以组合成一个水冷散热器,将壳体的背面连接在CPU上,利用曲型管进行热交换起到散热的作用,通过水温检测器检测储液槽内水冷液的温度,方便人们及时了解水冷液的温度,当温度较高的时候打开制冷片,利用制冷片制冷降低储液槽内水冷液的温度,解决了现在的水冷型散热器在使用过程中水冷液的温度会逐渐变高,导致散热效果变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泓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泓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6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线连接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光纤传感器的桨叶压力监测系统及桨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