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梁叉耳张拉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5704.1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0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周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华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N3/02;G01N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叉耳张拉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叉耳张拉试验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侧壁上设有架板,所述架板上连接有架杆,所述架杆下端连接有叉耳,所述支架下端开设有检测槽,所述检测槽内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有检测块,所述检测块上沿水平方向滑移连接有检测杆,所述叉耳上开设有与检测杆配合的通孔,所述检测杆与支架之间设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将叉耳进行旋转的驱动机构。其具有对叉耳进行张拉测试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力试验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叉耳张拉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拉索是斜拉桥体系内承受拉力的主要部件,其必须坚韧而牢靠,不易发生扭转、形变,而叉耳是拉索中用来连接拉索与索塔、拉索与主梁的重要组成,对叉耳的坚固性、可靠性要求更高。
目前一种授权公告号为CN205893917U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种斜拉桥拉索及其叉耳,旨在提供一种具有便于安装在斜拉桥上的优点的斜拉桥拉索及其叉耳,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拉索叉耳的叉耳本体包括杯形的耳座、与耳座一体设置的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上对应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销孔。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下列不足:为了保证叉耳的坚固可靠,市面上的叉耳多为一体冷铸而成。进而就会使得叉耳的拉吊应力无法保证,拉吊应力参差不齐,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梁叉耳张拉试验装置,其具有对叉耳进行张拉测试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桥梁叉耳张拉试验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侧壁上设有架板,所述架板上连接有架杆,所述架杆下端连接有叉耳,所述支架下端开设有检测槽,所述检测槽内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有检测块,所述检测块上沿水平方向滑移连接有检测杆,所述叉耳上开设有与检测杆配合的通孔,所述检测杆与支架之间设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将叉耳进行旋转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横向放置的叉耳下端的通孔与检测杆连接,然后操作者将叉耳上端与架杆下端进行连接,连接后叉耳实现固定。然后操作者利用驱动机构将整个叉耳由水平状态旋转成竖直状态。旋转后检测块带动检测杆向下移动,使得叉耳发生张拉效果,然后利用拉力传感器测量叉耳的张拉力,进而测得叉耳的抗拉强度。驱动装置将叉耳进行旋转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进一步模拟叉耳在实际拉吊工作时的状态,进而在此状态下进行测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在架板上开设的弧形板槽,所述架板远离支架一侧沿竖直方向设有环齿轮,所述环齿轮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环齿轮上设有与第二齿轮以及环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架杆伸出弧形板槽一端设有与第一齿轮转轴相连的连架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是一个设置在支架旁边的环齿轮,环齿轮的中间转动有一个第二齿轮,在环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连接有一个第一齿轮。同时第一齿轮与架杆转动连接。在当第二齿轮转动后,可以带动第一齿轮绕着第二齿轮旋转。进而使得架杆在弧形板上的滑动,使得架杆由水平方向转到竖直方向,进而带动叉耳上端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槽内沿竖直方向设有丝杠,所述检测块后端设有与检测槽配合的卡块,所述丝杠与卡块相连,所述支架内设有与丝杠相连的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检测块的滑动,进而可以拉动检测杆的滑动。在检测槽内还设有一个竖直方向的丝杠,丝杠由电机带动,同时检测块后端利用卡块与丝杠连接。在电机开动时,可以使得丝杠带动检测块的下移,进而使得检测杆的下移,拉动叉耳下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块前端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内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槽,两个所述弧形槽末端开设有方槽,所述检测杆后端设有与方槽以及弧形槽配合的配合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华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华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57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