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刺入皮肤的可溶性微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4153.7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8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志辉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刺入 皮肤 可溶性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刺入皮肤的可溶性微针结构,包括针体,所述针体包括针尖部和针底部,所述针尖部的外表面为曲面,所述针尖部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且横截面积由下至上逐渐变小直至为零,所述针尖部的底端与针底部的顶端圆滑过渡连接。本微针结构的针尖部与针底部圆滑过渡,若针尖部能够完全刺入皮肤内,针底部也能顺畅地继续刺入,针尖部的椭圆形态设计,在刺入皮肤过程中,针尖部能够沿椭圆的长轴方向快速切开皮肤,使得皮肤的裂口沿椭圆长轴方向急剧扩张;而沿椭圆的短轴方向速度相对放缓,而且裂开程度也小,接近裂纹的效果,容易刺入皮肤,而且能够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针体不易弯曲折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及美容领域,尤其涉及可溶性微针。
背景技术
微针的无痛经皮给药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技术,可在皮肤上无痛地创造微米级的药物传输通道,增强皮肤对活性物质或药物尤其是大分子药物的渗透性,因其具有的无痛、安全、易操作等优势,代表着未来药物经皮向体内传导的发展方向。
现阶段可溶性微针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两大类,模具塑形和拉伸塑形方式。对于拉伸塑形方式而言,总要是通过接触拉伸粘性高分子液滴形成微针结构,由于制造工艺利用了粘性流体具有的拉伸延展特性,使得制作出来的微针形态无法自由控制;而对于模具方式而言,需要将粘性高分子材料利用离心或抽真空的等外力方式灌注到微米级别的微针模具当中,因此需要将微针模具设计成底部横截面积大于针尖部分横截面积,使粘性溶液易于完全填充于模具当中。
考虑到上述制作工艺的局限性,在设计微针结构时,为了易于刺入皮肤,会尽量减小微针的锥度及体积,但会损失一定的机械强度,若一味地降低微针的机械强度,在刺入皮肤时容易产生弯曲折断的问题。
除此以外,目前常见的微针结构的横截面为圆形,随着微针逐渐刺入,皮肤的裂口也逐渐沿各个径向全方位扩大,由于皮肤结构天然的弹性以及自我恢复力,微针即使刺入部分皮肤后也很容易再次被皮肤弹回,或者继续刺入时遇到较大的阻力而导致微针弯曲折断。因此急需一款形态设计合理的微针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可溶性微针结构,其易刺入皮肤,而且不会轻易地弯曲折断。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易刺入皮肤的可溶性微针结构,包括针体,所述针体包括针尖部和针底部,所述针尖部的外表面为曲面,所述针尖部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且横截面积由下至上逐渐变小直至为零,所述针尖部的底端与针底部的顶端圆滑过渡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针尖部的外表面的切线倾斜角度由下至上逐渐变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针底部呈椭圆柱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针底部的顶面与针尖部的底面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针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针尖部和针底部的横截面的椭圆离心率不小于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微针结构的针尖部与针底部圆滑过渡,若针尖部能够完全刺入皮肤内,针底部也能顺畅地继续刺入,针尖部的外表面为曲面,而且横截面为椭圆形且横截面积由下至上逐渐变小直至为零,针尖部的椭圆形态设计,在刺入皮肤过程中,针尖部能够沿椭圆的长轴方向快速切开皮肤,使得皮肤的裂口沿椭圆长轴方向急剧扩张;而沿椭圆的短轴方向速度相对放缓,而且裂开程度也小,接近裂纹的效果,相比横截面为圆形的微针沿各个径向全方位扩大皮肤的裂口,本微针结构更容易刺入皮肤。虽然微针在椭圆长轴方向受皮肤的阻力较大,但是该方向上机械强度也最大;虽然微针在椭圆短轴方向上的机械强度最小,但是该方向上受皮肤的阻力也较小,因此能够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针体不易弯曲折断。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41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加工用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轮机卡环水压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