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罐印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3231.1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1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邵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尔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仇波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智能罐印检测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两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铰接有支撑腿,所述壳体底部中间设置有检测镜头和光源组件,多组所述光源组件以所述检测镜头为中心呈规则形状布置,所述壳体内部和上部分别设置有控制分析模块和显示器,所述控制分析模块与所述检测镜头、光源组件以及显示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实用性强的优点,提高了诊断的准确度,以及减轻了医务人员的负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智能罐印检测仪。
背景技术
拔罐的原理是利用燃烧、抽气等方法排出罐内的空气,使罐吸附在人体指定部位形成负压,产生刺激而造成局部充血,达到一定的疗效。
拔完罐后,病人皮肤上会留下深浅不一的罐印,医务人员会根据罐印的颜色及深浅来判断病人的体质以及生理意义,并就此给出相应的诊疗建议。但是,现有的人工辨识方法容易产生误差,取决于医务人员的经验水平,以及医务人员身体疲劳状态,注意力是否集中等,而且不能及时全面地给出诊疗意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辨识方法容易产生误差,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罐印检测仪,具有结构紧凑、实用性强的优点,提高了诊断的准确度,以及减轻了医务人员的负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罐印检测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两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铰接有支撑腿,所述壳体底部中间设置有检测镜头和光源组件,多组所述光源组件以所述检测镜头为中心呈规则形状布置,所述壳体内部和上部分别设置有控制分析模块和显示器,所述控制分析模块与所述检测镜头、光源组件以及显示器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智能罐印检测仪,所述控制分析模块包括单片机、通讯芯片、上位机、单片机供电电路以及恒流驱动电路,所述单片机通过通讯芯片与所述上位机连接,所述单片机供电电路与所述单片机连接为其供电,所述恒流驱动电路与所述光源组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智能罐印检测仪,所述支撑腿外周绕设有隔离外部光源的遮光帘。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智能罐印检测仪,所述凹槽和所述支撑腿形状相匹配,为“]”型、“}”型或梯型中任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智能罐印检测仪,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白色光源、UV光源及偏振光光源,多组所述光源组件首尾相接并以所述检测镜头为中心呈360度环绕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智能罐印检测仪,所述光源组件外沿设置有反光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提出了一种智能罐印检测仪,该智能罐印检测仪设置的光源组件能够提供足够的亮度,打光的均匀性更好,有助于提升检测精度;通过将支撑腿设置在凹槽内,节省了空间,使得结构紧凑,便于搬运;通过遮光帘可避免外部光线影响检测效果,进一步提升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智能罐印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智能罐印检测仪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智能罐印检测仪的模块示意图;
图4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智能罐印检测仪的模块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尔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医尔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32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机纺织尘收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儿童用多功能开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