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综合录井仪配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3086.7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9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孝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油石油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2;E21B49/00;E21B4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2 | 代理人: | 俞晨波 |
地址: | 2000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录井仪 配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综合录井仪配件,包括:箱体,箱体前部安装有箱门,箱体前部开设连接孔且连接孔内安装有散热板,散热板外壁开设有入气孔,入气孔内安装有风机,散热板内壁中部开设有主气孔,散热板内部设置有散热槽,散热槽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散热管;散热板外部采用螺栓固定有过滤器,过滤器为中空结构且两侧表面开设有与散热板对应的入气孔,过滤器上固定有滤板组件,滤板组件包括固定板、滤板和连杆,滤板采用螺栓固定在固定板底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通过散热板来将设备产生的热量带出,保证设备正常使用。通过风机配合过滤器使用,起到换气的效果,同时在外部空气进入到散热板内时,对散热板起到了快速散热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综合录井仪技术领域,更具体为一种综合录井仪配件。
背景技术
综合录井仪是指记录钻井液中的地质、油气、压力、岩石物性等信息随深度变化的一种仪器。综合录井技术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活动中的钻探过程。它不仅在新区勘探过程中对参数井、预探井、探井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对老区开发过程中的开发井、调整井的施工也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目前,现有的综合录井仪存在如下问题:(1)内部空间小,综合设备较多,在日常使用的时候设备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排出则会对设备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2)综合录井仪的密封性好且内部空间较小,与外界的空气交换量小,工作人员长时间待在里面会造成胸闷的现象。为此,需要设计一个新的方案给予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录井仪配件,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综合录井仪配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前部安装有箱门,所述箱体前部开设连接孔且连接孔内安装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外壁开设有入气孔,所述入气孔内安装有风机,所述散热板内壁中部开设有主气孔,所述散热板内部设置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散热管,所述散热管末端延伸至散热板外且设置有开口,所述散热管内部竖直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板外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凸块;所述散热板外部采用螺栓固定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为中空结构且两侧表面开设有与散热板对应的入气孔,所述过滤器上固定有滤板组件,所述滤板组件包括固定板、滤板和连杆,所述滤板采用螺栓固定在固定板底部,所述连杆与固定板活动连接且下端设置有螺纹结构、连杆上端设置在固定板上方且焊接有调节柄,所述过滤器顶部开设有滤板槽,所述过滤器的中部开设有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散热板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散热管对应的凹槽,所述主气孔周围开设有若干副气孔,所述散热槽内壁且位于所述主气孔内侧设置有呈倾斜状的导风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杆表面位于固定板两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固定板底面中部还粘接有吸水海绵,所述吸水海绵套接在连杆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板底面对称设置有镶嵌板,所述过滤器顶面开设有配合镶嵌板使用的镶嵌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箱体与散热槽镶嵌连接,所述散热槽内粘接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套接在箱体边缘,且橡胶套的内壁固定有密封块,所述箱体的连接孔边缘处开设连接槽,所述密封块镶嵌在连接槽内,所述散热板、橡胶套、箱体和密封块上均开设安装孔并采用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综合录井仪,在对设备安装的时候,将散热量大的设备背部贴在散热板内壁上进行安装,在使用的时候,通过散热板来将设备产生的热量带出,保证设备正常使用。
(2)该综合录井仪,在散热板内设置风机,散热板外连接过滤器,风机将外部空气抽送到箱体内,并且通过过滤器来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起到换气的效果,同时在外部空气进入到散热板内时,对散热板起到了快速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油石油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油石油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30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三维定量荧光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