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水釜再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0374.7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4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胡健火;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金凯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32 | 分类号: | B01D3/32 |
代理公司: | 南昌丰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7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3448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水 釜再沸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脱水釜再沸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注液口,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排污口,所述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与注液口之间倾斜设置有用于除垢液流动的进液管道,所述环形板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设置有水力推动运转的刮料机构,所述环形板的下侧圆周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出液口。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充分的除垢液引导至壳体的内侧表面流动,同时可以对壳体的内侧进行刮料处理,提高再沸器内部的清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沸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脱水釜再沸器。
背景技术
再沸器(也称重沸器)顾名思义是使液体再一次汽化。它的结构与冷凝器差不多,不过一种是用来降温,而再沸器是用来升温汽化。
现有技术中,待处理的物料与蒸汽在再沸器内部长时间停留均会导致再沸器壳体内壁上形成污垢,对再沸器的容积,以及其设备的运作效率造成影响,但目前常见的清洁方式一般都是直接注入除垢液进行清洁处理,往往不能充分的将再沸器内部的污垢处理干净,清理效果较差,不利于再沸器的清理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脱水釜再沸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脱水釜再沸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注液口,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排污口,所述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与注液口之间倾斜设置有用于除垢液流动的进液管道,所述环形板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设置有水力推动运转的刮料机构,所述环形板的下侧圆周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出液口,所述环形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液体引导的导流板。
优选地,所述注液口位于壳体的中上位置。
优选地,所述刮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内腔内部可转动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朝外的一侧沿其周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推动叶片,所述转动环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端贯穿内腔的内底部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安装板朝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刮板。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侧中下位置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撑环,两个所述刮板均固定连接在支撑环的上侧。
优选地,所述出液口的内径大小由上而下逐渐缩小。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采用锥形结构,所述导流板的外径大小由上而下逐渐放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刮料机构的设置,在注入除垢液的过程中,可以推动转动环转动,实现刮板的转动,达到刮料的效果,且利用导流板的引导可以将除垢液充分的引导至壳体的内侧表面,提高除垢的效果;通过支撑环的设置,可以提高刮板的转动时自身的稳定,有利于除垢时的刮料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脱水釜再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脱水釜再沸器中环形板的俯视剖面图。
图中:1壳体、2排污口、3支撑环、4刮板、5安装板、6环形板、7注液口、8内腔、9导流板、10出液口、11转动环、12推动叶片、13进液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金凯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金凯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03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棚用悬挂式农药自动喷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喷雾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