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采集河湖底泥的抓取式便携采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69904.6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3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于林松;韩彤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 |
主分类号: | G01N1/12 | 分类号: | G01N1/1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赵龙群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采集 湖底 抓取 便携 采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采集河湖底泥的抓取式便携采样装置,包括外套管、若干个螺纹钢管、连接机构、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螺纹钢管之间首尾连接,连接机构的上端与螺纹钢管固定连接,连接机构的下端与第一抓斗、第二抓斗相连接,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为扇形柱体,扇形柱体的两侧面设置开口;外套管套装在螺纹钢管的外侧,外套管的下端通过抓斗拉张下绳索分别与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相连接,外套管的上端设置有抓斗拉张上绳索,抓斗拉张上绳索与第一外接绳索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样装置能够满足当前河湖表层底泥垂向采样、方便携带、操作简单、读取水深等的需求;能够很好的保持表层底泥采样的原状性,更具有代表性,且采样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采集河湖底泥的抓取式便携采样装置,属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及环境调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底泥是河湖的沉积物,是自然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生态地球化学及环境调查样品采样指标之一。底泥通常是黏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所形成。表层底泥特指表面0~15cm厚的底质沉积物。
现有的底泥相关采样设备中以柱状原位采样及抓斗式等形式为主,采样设备取样层次丰富(水生生物、底泥等)、结构相对复杂。主要缺点是采样设备不便于携带且无垂向固定杆,不能有效地读取水深并采集到扰动相对较小的表层底泥。
目前,常用的抓斗采样器多数靠外接绳索联结,通过重力下坠、抛式等采样方式。当抓斗触及底泥时,采样器依靠重力作用陷入底泥中,抓斗合拢或者拖拽的方式采集表层底泥,且无法有效读取水深。这种采样方式极大影响了表层底泥采样的原状性,采集的样品量也受到限制,影响了底泥样品的代表性和采样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采集河湖底泥的抓取式便携采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样装置可以用于采集0~15m河湖底泥的抓取式便携采样装置,用以满足当前河湖表层底泥垂向采样、方便携带、操作简单、读取水深等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采集河湖底泥的抓取式便携采样装置,包括外套管、若干个螺纹钢管、连接机构、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所述螺纹钢管之间首尾连接,
所述连接机构的上端与所述螺纹钢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机构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抓斗、所述第二抓斗相连接,所述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为扇形柱体,所述扇形柱体的两侧面设置开口;
所述外套管套装在所述螺纹钢管的外侧,所述外套管的下端通过抓斗拉张下绳索分别与所述第一抓斗和所述第二抓斗相连接,所述外套管的上端设置有抓斗拉张上绳索,所述抓斗拉张上绳索与第一外接绳索相连接。
当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触及河湖底部后,可通过连接的螺纹钢管读取水深;在采样时,通过第一外接绳索连接抓斗拉张上绳索拉动外套管,外套管通过抓斗拉张下绳索使得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张开,便于采样装置在河湖底部进行采样;抓斗拉张下绳索保证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以合理角度张开至河湖底部,通过设置外套管避免了采样装置的核心部件操作周边绳索、链条过多,以致发生纠缠;连接机构将螺纹钢管和第一抓斗、第二抓斗连接在一起,增加设备的可操作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方形连动板、抓斗连接板和两个连接杆,所述抓斗连接板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方形连动板,所述方形连动板和所述抓斗连接板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连动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套装在所述抓斗连接板上;所述螺纹钢管的下端与所述方形连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通过第一销轴连接在所述抓斗连接板的两端。此设计的优点在于,连接机构能够有效的控制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的闭合和张开,增加采样的便捷性,增加采样装置的操作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未经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9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镶式抗堵双孔滴灌带
- 下一篇:防止钩料的限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