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67263.0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6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孙雨;袁广华;刘亮;郝文辉;郎坤;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雨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8B9/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11643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 治理 土壤 修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底座和药剂箱,底座上固定有液压杆,液压杆的上端固定有升降板,升降板的下表面固定有多个注液管,底座上固定有与注液管对应的柱筒,柱筒内部设置有对注液管表面刮渣的刮渣机构,药剂箱上固定有水泵,水泵的进口端通过管路与药剂箱内部连通,水泵的出口端通过输液管分别与多个所述注液管连接。该种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通过液压杆将注液管插入土壤内部,并利用水泵向注液管内部输入修复剂,从而实现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农作物不受污染,并助于提高人类健康,并且刮渣机构能够及时的将粘附在注液管外侧壁的土渣及时刮除,提高注液管的使用寿命,降低注液管的消耗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矿山资源丰富,矿山在开采产生的废石、选矿产生的尾矿以及废渣,经风化淋滤之后有害物质会转移到土壤中,造成土壤质量下降的同时污染农作物,最后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类健康。
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可移动的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用来存储土壤修复剂的药剂箱,底座上固定有液压杆,液压杆的上端固定有升降板,升降板的下表面固定有多个注液管,底座上固定有与注液管对应的柱筒,且柱筒内部设置有对注液管表面刮渣的刮渣机构,药剂箱上固定有水泵,水泵的进口端通过管路与药剂箱内部连通,水泵的出口端通过输液管分别与多个所述注液管连接。
优选的,刮渣机构包括固定于柱筒的内壁上的两个支架一上铰接的导轮,且注液管插接在两个所述导轮之间,柱筒内部定轴转动连接有齿圈,且齿圈的环面固定有多个悬臂,且悬臂上固定有对注液管外侧壁进行刮渣的刮刀,导轮和齿圈之间设置有转轴,且导轮通过转轴连接齿圈。
优选的,柱筒的内侧壁上固定有环台,且齿圈定轴转动连接在环台上,注液管与齿圈的竖直中心轴线重合,齿圈上的悬臂为L形,且多个悬臂沿齿圈圆周走向等间隔布置。
优选的,导轮的一侧同轴固定有锥齿轮二,柱筒的侧壁上固定有支架二,且转轴定轴转动连接在支架二上,且转轴与柱筒的中心轴线平行。
优选的,转轴的上端固定有锥齿轮一,且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啮合连接,转轴的下端固定有小齿轮,且小齿轮与齿圈啮合连接。
优选的,两个导轮相外切并对称布置,导轮圆周面上开设有截面为半圆的内凹状的环槽,且两个所述导轮上的环槽在相切处形成一个圆形通孔,且注液管插接在所述通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液压杆将注液管插入土壤内部,并利用水泵向注液管内部输入修复剂,从而实现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农作物不受污染,并助于提高人类健康,在注液管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刮渣机构及时的将粘附在注液管外侧壁的土渣及时刮除,避免具有腐蚀性的土壤粘结在注液管上,进而提高注液管的使用寿命,降低注液管的消耗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的柱筒轴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的柱筒结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雨,未经孙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72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闭式建筑废砖粉碎机
- 下一篇:一种易于清理的科技木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