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加工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63910.0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6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石仕喜;陈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仕喜;陈伟平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B07B1/28;B07B1/42;B07B1/4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众创致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41 | 代理人: | 汪彩凤 |
地址: | 35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加工 烘干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加工烘干机,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该茶叶加工烘干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引流机构,所述引流机构的底部设置有激振器,所述外壳的右侧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外壳内腔的左侧通过弹簧合页活动连接有导流板。该茶叶加工烘干机,通过引流机构的改良,以及激振器、导流板、容纳盒和滑动板等部件的配合使用,在茶叶加入时先采用螺旋叶片打散并在副烘干灯的作用下进行初步升温,同时在激振器和过滤网板的作用下对茶叶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随后依次通过空槽和导流板并在导流板的作用下进一步升温,随后再在主烘干灯的作用下进行集中加热,避免了茶叶细胞在突然增温的情况下受到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加工烘干机。
背景技术
茶是指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三球形或一至二球形,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十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茶叶在加工时需要使用烘干机对茶叶进行烘干操作。
在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单一的烘干装置对茶叶进行定温烘干操作,从而茶叶细胞在突然增温的情况下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缩短了茶叶的保质期,降低茶叶质量的同时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加工烘干机,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单一的烘干装置对茶叶进行定温烘干操作,从而茶叶细胞在突然增温的情况下受到一定程度损伤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茶叶加工烘干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引流机构,所述引流机构的底部设置有激振器,所述外壳的右侧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外壳内腔的左侧通过弹簧合页活动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位于导流板正下方的容纳盒,所述外壳的内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外壳的右侧开设有与滑动板配合设置的废料出口,所述外壳的内腔且位于导流板和滑动板之间设置有主烘干灯,所述激振器和主烘干灯均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所述引流机构包括引流外壳,所述引流外壳的右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设置于引流外壳上,所述转动轴的表面且位于引流外壳的内腔套设有螺旋叶片,所述引流外壳上且位于螺旋叶片的下方镶嵌有过滤网板,所述滑动板位于过滤网板的下方,所述激振器设置于过滤网板的下方,所述引流外壳内腔的左侧开设有位于导流板上方的空槽,所述引流外壳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副烘干灯,所述副烘干灯和驱动机构均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容纳盒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轮,且外壳内腔的底部设置有与活动轮配合设置的轨道。
优选的,所述容纳盒的左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左侧贯穿外壳的左侧并延伸至外壳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工作时带动螺旋叶片的运输方向为向左。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十五度。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仕喜;陈伟平,未经石仕喜;陈伟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39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收放的投影仪屏幕
- 下一篇:一种球泡灯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