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8983.0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7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耿敬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敬泓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刘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垃圾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垃圾桶,解决现有不能提醒人们进行垃圾分类,使用不便的问题。包括有外壳,设于外壳顶部的两个以上的上盖,以及控制上盖自动打开的开盖机构,对应每个上盖下方的壳体内设有一个垃圾分类筒,对应每个垃圾分类筒下方的外壳内设有一个垃圾分类抽屉;开盖机构包括有固定设于上盖转轴上的转轴齿轮,以及电机,电机转轴与转动齿轮之间通过传动齿轮连接,上盖上设有用于控制电机工作的主控模块,以及与主控模块连接的语音控制模块。可以对垃圾进行分类存放,也可以用来把分类垃圾桶内存放满的垃圾放到垃圾分类抽屉里,投放时会有语音提示打开不同的分类垃圾桶,从而便于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同时不会污染空气,方便用户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垃圾桶。
背景技术
现有人们在扔垃圾时没有很好的垃圾分类意识,通常都是干湿垃圾全都扔到一个垃圾桶里,垃圾桶不能提示人们进行垃圾分类,从而不便于清洁工人进行垃圾处理;此外在扔垃圾时,垃圾桶的盖子不能自动打开,要通过人手推开,容易使人手受到污染,从而不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不能提醒人们进行垃圾分类,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垃圾桶包括有外壳,设于外壳顶部的两个以上的上盖,以及控制上盖自动打开的开盖机构,对应每个上盖下方的壳体内设有一个垃圾分类筒,对应每个垃圾分类筒下方的外壳内设有一个垃圾分类抽屉;所述的上盖通过上盖转轴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的开盖机构包括有固定设于上盖转轴上的转轴齿轮,以及驱动转轴齿轮转动的电机,电机转轴与转动齿轮之间通过传动齿轮连接,所述的上盖上设有用于控制电机工作的主控模块,以及与主控模块连接的语音控制模块。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包括:
所述的语音控制模块包括有语音采集模块,语音处理模块,以及语音播放模块,所述的语音采集模块与语音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语音处理模块和语音播放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
与所述的主控模块还连接有蓝牙模块。
与所述的主控模块还连接有用于感应垃圾桶旁边是否有人的红外传感器。
所述的智能垃圾桶还包括有与主控模块连接的臭氧消毒装置,每个垃圾分类筒内均设有一个臭氧消毒装置,所述的外壳上设有用于控制臭氧消毒装置工作的臭氧开关。
所述的上盖上设有用于把感应到的上盖打开信号传给主控模块为主控模块断开臭氧消毒装置电源的干簧管,所述的干簧管与主控模块连接。
所述的上盖 与垃圾分类筒之间通过密封条密封,所述的密封条设于上盖底部。
所述的外壳上对应每个上盖设有一个开盖开关。
所述的外壳内还设有与主控模块连接的供电电池,外壳上设有用于给供电电池充电的USB充电口。
与所述的主控模块还连接有LED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垃圾桶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模块控制开盖机构自动打开上盖,每个上盖下方的壳体内设有一个垃圾分类筒可以对垃圾进行分类存放,对应每个垃圾分类筒下方的外壳内设有一个垃圾分类抽屉,可以用来把分类垃圾桶内存放满的垃圾放到垃圾分类抽屉里,也可以直接把分装好的垃圾投放到垃圾分类抽屉里,投放时会有语音提示打开不同的分类垃圾桶,从而便于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同时不会污染空气,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垃圾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敬泓,未经耿敬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89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止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