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搅拌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58783.5 | 申请日: | 2019-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6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周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益波 |
| 主分类号: | A47J36/16 | 分类号: | A47J36/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烹饪 设备 搅拌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搅拌器,采取搅拌器固定在滚筒内壁上,搅拌器下端(除支撑杆外)与滚筒炒食机内壁分离,二者间形成空间一;滚筒和搅拌器同步转动,搅拌器转至接近最低点,此时食材中最先遇到搅拌器部分及最低部分未被搅拌器兜住,从所述空间一通过搅拌器下端,这部分食材在下一周期中最后遇到搅拌器;食材的最上部分被搅拌器部分兜住,搅拌器转离最低点后,该部分食材先后落下,落至下一旋转周期食材的底部位置,在下一周期的中间时段遇到搅拌器;食材的中间部分被搅拌器兜住,随搅拌器过最高点后再落下,落至下一旋转周期食材的上部位置,在下一周期中最先遇到搅拌器;这样食材在一个旋转周期内上下变换位置,达到均匀加热的目的;同时滚筒内壁的任意被加热位置(除支撑杆外)都有食材存在,解决了滚筒内壁出现无食材区温度过高的问题,达到防止产生过量有毒油烟,防止食材结焦之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设备的搅拌器,更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用于滚筒炒食机的搅拌器。
背景技术
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然而对食物的烹调是一个耗时耗力的工作,想使食物烹调得美味可口,需要相当的技巧,不是每个普通人轻易就能够实现的;自动化炒菜机的出现,使得炒菜变成一项可以标准化作业的工作,大大减轻了厨师的劳动强度。
中国外观专利申请CN201430010949.0 炒食机(电磁滚筒式)中可以看到, 滚筒直筒部分的内壁安装着3个搅拌器叶片,叶片与滚筒壁之间无间隙;在这个专利中,当滚筒旋转时,搅拌器叶片带动食材举高,在搅拌器叶片下方的滚筒内壁出现无食材区,该无食材区内壁随滚筒旋转到滚筒下部加热区域时,由于没有食材的冷却作用,温度持续升高;温度过高后,流入该位置的食用油气化,产生有毒油烟,同时还导致该无食材区内壁与食材交界处的部分食材结焦,无法食用。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搅拌器,解决了以往滚筒炒食机使用过程中,过度产生油烟及食材结焦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取搅拌器固定在滚筒内壁上,搅拌器下端(除支撑杆外)与滚筒炒食机内壁分离,二者间形成空间一;滚筒和搅拌器同步转动,搅拌器转至接近最低点,此时食材中最先遇到搅拌器部分及最低部分未被搅拌器兜住,从所述空间一通过搅拌器下端,这部分食材在下一周期中最后遇到搅拌器;食材的最上部分被搅拌器部分兜住,搅拌器转离最低点后,该部分食材先后落下,落至下一旋转周期食材的底部位置,在下一周期的中间时段遇到搅拌器;食材的中间部分被搅拌器兜住,随搅拌器过最高点后再落下,落至下一旋转周期食材的上部位置,在下一周期中最先遇到搅拌器;这样食材在一个旋转周期内上下变换位置,达到均匀加热的目的;同时滚筒内壁的任意被加热位置(除支撑杆外)都有食材存在,解决了滚筒内壁出现无食材区温度过高的问题,达到防止产生过量有毒油烟,防止食材结焦之目的。
搅拌器下部固定着支撑杆的一端,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滚筒内壁上,固定的方式可以是焊接,铆接,压接,插接;搅拌器的下端与滚筒内壁分离,二者间形成空间距离,该空间距离根据食材的体积及品种,为10mm-200mm。
插接可以是一个⊥型件和┌、┐各一件相配合,插在一起,也可以是一个⊥型件和一个∩件相配合,插在一起。
搅拌器还可以固定在与滚筒轴线同轴的外部轴上,外部轴转动方向可以与滚筒相同或相反,进一步地,外部轴转动方向也可以与滚筒相同或不同速。
支撑杆的数量为1-4个,以不妨碍食材沿滚筒内壁滑动为原则。
支撑杆截面积可以为圆形,进一步地,也可以是椭圆形,方形,多边形;更进一步地,同一支撑杆可以由不同的截面积形状组合起来。
搅拌器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平板;进一步地,也可以为异形板、椭圆板、圆环板;更进一步地,可以是以上不同形状的组合。
搅拌器的形状还可以为耙状,耙钉的长度可以一致;进一步地,耙钉的长度也可以不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益波,未经周益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87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