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SB与电池供电自动切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7263.2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6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强;叶飞;吴航;朱忠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店集团得邦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金刚 |
地址: | 3221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sb 电池 供电 自动 切换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电池供电电路技术领域的一种USB与电池供电自动切换电路,包括外部USB供电接口P1和内部电池BAT1,USB供电接口P1和内部电池BAT1分别与输出端VCC_OUT连接,内部电池BAT1与输出端VCC_OUT之间连接有电容C1,内部电池BAT1与电容C1之间连接有供电切换控制电路,且供电切换控制电路还与外部USB供电接口P1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内部电池供电的通断控制由外部USB供电输入状态控制,控制响应快,准确度高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路切换控制电路,当外部USB供电撤离则自动导通P_MOS管Q1实现电池持续供电;本实用新型在切换控制电路的后级设置储能电容避免切换过程供电能量瞬断造成负载供电失效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供电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SB与电池供电自动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在现代的电子技术领域中,USB供电和电池供电已作为设备的主要供电方式,设备支持USB和内部电池自动供电切换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体现。
目前在USB供电和电池供电自动切换控制大部分采用的是机械触点结构形式或通过复杂反馈检测控制,在耐用性和稳定性上存在弊端,如下:
1、采用复杂的处理器反馈检测电路,供电切换控制一致性差,成本高。
2、采用机械触点结构切换形式,故障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SB与电池供电自动切换电路,具有响应速度快,性能稳定可靠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USB与电池供电自动切换电路,包括外部USB供电接口P1和内部电池BAT1,USB供电接口P1和内部电池BAT1分别与输出端VCC_OUT连接,内部电池BAT1与输出端VCC_OUT之间连接有电容C1,内部电池BAT1与电容C1之间连接有供电切换控制电路,且供电切换控制电路还与外部USB供电接口P1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电切换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P_MOS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其中,电阻R5的一端与外部USB供电接口P1的1脚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三级管Q3的1脚基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内部电池BAT1的正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和三极管Q3的3脚集电极并联连接,Q3的2脚发射极与电源地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1脚基极并联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与内部电池BAT1的正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P_MOS开关管Q1的1脚珊极和三极管Q2的3脚集电极并联连接,三极管Q2的2脚发射极与电源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容C1的负极与电源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容C1为储能电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部USB供电接口P1与输出端VCC_OUT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且二极管D1的正极与外部USB供电接口P1,负极与输出端VCC_OUT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_MOS管Q1的3脚漏极与电容C1的正极连接,P_MOS管Q1的2脚源极与内部电池BAT1的正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内部电池供电的通断控制由外部USB供电输入状态控制,控制响应快,准确度高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路切换控制电路,当外部USB供电撤离则自动导通P_MOS管Q1实现电池持续供电;
3、本实用新型在切换控制电路的后级设置储能电容避免切换过程供电能量瞬断造成负载供电失效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店集团得邦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横店集团得邦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72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
- 下一篇:15°步距角步进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