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刚柔两用椎弓根钉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7030.2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0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董谢平;艾志福;张元维;张霄翔;余星亮;何伟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谢平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6 江西省南昌市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两用 椎弓根钉 | ||
一种组合式刚柔两用椎弓根钉,由钉体和钉座两组各自独立的零部件组成,并与连接棒共同构成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所述钉体为球头螺钉;所述钉座又由下端呈可涨开球窝状结构的座头及其外壁限制球窝涨开的箍环,以及置于座头内的压环和压紧螺丝构成。术中先植钉,无钉座遮挡的操作可确保钉体植入深度最佳;再将座头下端球窝套接于钉体球头上,并选择与钉体球头呈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的压环置入座头,安装连接棒后拧紧压紧螺丝即可。以间隙配合组装者,成为钉体可摆动的动态钉,允许所固定节段适度运动作非融合固定;以过盈配合组装则成刚性连接的固定钉,所作的静态固定利于骨性融合。分体结构允许植钉后才确定动态或静态固定,方便修正术前计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科和神经外科用的人体植入物,尤其是一种可动态或静态固定的椎弓根螺钉。
背景技术
目前骨科手术中所使用的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均是由若干枚椎弓根钉与连接各椎弓根钉的连接棒组成,而椎弓根钉又是由连体的钉座、钉体及分体的压紧螺丝构成的。手术时先用工具连接钉座将钉体拧入不同脊椎的椎弓根内,再用连接棒连接脊柱同侧的各个椎弓根钉的钉座,最后用压紧螺丝将连接棒压紧固定于各个椎弓根钉钉座上。如此便可加固脊柱,并可借此恢复因外伤或病变而压缩变扁的脊椎高度,或矫正脊柱的畸形。根据固定节段可否活动,椎弓根钉棒系统分为融合固定与非融合固定两种。前者指系统有足够的刚度,能完全限制所固定节段的运动,为静态固定方式;后者则特意保留固定节段间适当的屈伸等活动,以其达到减少相邻节段应力集中等目的,为动态固定方式。如申请号为2011201084398,专利号为CN 202136405U,名称为“微增量支撑椎弓根钉”,以及如专利号为CN201085680Y,名称为“销轴式脊柱钉棒固定钉”的非融合椎弓根钉,均是将椎弓根钉的钉体与钉座部分设计成可成角和旋转活动的两部分,并使椎弓根钉体在完成固定手术后仍能相对于连接棒获得动态活动功能,故也称之为动态钉。但这些非融合的动态钉均存在着钉座体积偏大、零部件较多而强度不够等缺点。另外,目前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椎弓根钉,均是钉座与钉体连成一体的,在植入椎弓根钉时,由于钉座粗大,遮挡视线,医生很难准确判断其植入深度是否恰到好处,植入过深而使钉尖穿破椎体前缘危及大血管安全,或植入过浅而降低固定强度等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一旦出现这些情况,植入过浅者尚可拆除固定棒再次拧深些重新固定,只是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出血和感染风险而已;但植入过深再将其拆除,不仅有上述弊端,将椎弓根钉反拧退出一些便会大大降低钉道的固定强度,降低手术质量。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植钉时视线不受钉头遮挡,能够精确判断螺钉植入深度,并在现场组装成利于所固定节段骨性融合的静态固定系统、或允许所固定节段适度动态运动的非融合固定系统的分体式椎弓根钉;这种新型椎弓根钉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钉体与钉座分离,钉座下部呈可涨开的球窝状结构,其外缘套有一道可滑动箍环。在手术中,先将钉体植入椎弓根内,由于是无遮挡的操作,可以确保钉体植入深度在最佳状态;再将钉座套接于钉体的球头部,接着按常规安装压环、连接棒和压紧螺丝。通过压紧螺丝下压连接棒时,既可使钉座内腔的压环紧压钉体尾端的球头,又可推动钉座外壁的箍环下移,箍死钉座下部,防止球窝涨开,从而完成固定。值得强调的时,这种低切迹的组合式刚柔两用椎弓根钉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压环或将压环放置在不同旋转方向上,来实现钉体与钉座作柔性连接的非融合方式固定,或是实现钉体与钉座作刚性连接的融合方式固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本发明所示的新型椎弓根钉,由钉体和钉座这两组各自独立的零部件组成,并与连接棒共同构成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所述钉体为球头螺钉。所述钉座由U型座头、箍环、压环和压紧螺丝组成,U型座头主要是用于组合各零件,可在术中作现场装配,将椎弓根钉棒系统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棒为粗细与钉座相匹配的圆棒。
进一步地,所述U型座头为一中空的圆柱体,其外表面分成不同外径的两段,外径稍小的一段位于下部,且在此段的外表面上,设有一环形的变形槽;外径稍大的一段位于上部,在平行于U型座头轴线的方向上,开设有一对中心线穿经钉座轴线的U形开口槽,用于安置所述连接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谢平,未经董谢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70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