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茎尖切片的包埋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7002.0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5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郝敬虹;陈晨;田皓;范双喜;秦晓晓;杜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36 | 分类号: | G01N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客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0 | 代理人: | 李戍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切片 包埋 | ||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茎尖切片的包埋盒,该适用于茎尖切片的包埋盒包括:包埋盒体,设置在包埋盒体顶部的包埋盒盖及设置在所述包埋盒体底部的底托;其中,所述包埋盒体底面的部分区域向下凹陷形成黏蜡区,其余未凹陷区域为样品放置区;其中,所述包埋盒盖用于盖设在所述包埋盒体顶部,与所述包埋盒体之间形成置物空间;其中,底托设置在所述包埋盒体底部,所述底托顶部的形状与所述包埋盒体底部的形状相配合。该适用于茎尖切片的包埋盒适用于茎尖的纵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蜡切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茎尖切片的包埋盒。
背景技术
石蜡切片是常规制片技术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石蜡切片不仅用于观察正常细胞组织的形态结构,也是病理学和法医学等学科用以研究、观察及判断细胞组织的形态变化的主要方法,而且也已相当广泛地用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石蜡切片法包括取材、固定、洗涤和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与贴片、脱蜡、染色、脱水、透明、封片等步骤。其中包埋一步一般采用叠小纸盒进行,后需要修块步骤比较繁琐,尤其是工作量较大时,在包埋和修块过程中花费时间较大,并且如果修块时不加小心很有可能将样品破坏导致实验无法进行下去。
目前现有的包埋盒大多为长方体形,适用于包埋较为规则的样品。但是像茎尖这种不规则样品无法通过传统包埋盒进行包埋,茎尖样品适合将样品竖直放入,避免横放倒蜡时导致样品晃动切片时无法切到茎尖的纵切面,影响观察效果;且这种包埋盒同样不适合茎、根等样品的横切。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够适用于茎尖切片的包埋盒。
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茎尖切片的包埋盒,该适用于茎尖切片的包埋盒适用于茎尖的纵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茎尖切片的包埋盒,该适用于茎尖切片的包埋盒包括:包埋盒体,设置在包埋盒体顶部的包埋盒盖及设置在所述包埋盒体底部的底托;
其中,所述包埋盒体底面的部分区域向下凹陷形,且与未凹陷区域通过斜面进行过度;
其中,所述包埋盒盖用于盖设在所述包埋盒体顶部,与所述包埋盒体之间形成置物空间;
其中,底托设置在所述包埋盒体底部,所述底托顶部的形状与所述包埋盒体底部的形状相配合,用于固定所述包埋盒体。
优选地,所述包埋盒盖上设置有倒蜡孔,所述倒蜡孔呈漏斗形。
优选地,所述倒蜡孔的开口端与所述埋盒体底面的所述凹陷区域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底托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凹陷区域的形状相配合,用于固定所述包埋盒体。
优选地,所述凹陷区域位于所述包埋盒体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包埋盒盖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底托的底部为平面。
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包埋盒体底部至少部分区域向下凹陷,形成凹陷区域,其他部分区域未向下凹陷,使用时将茎尖样品放置在未向下凹陷的区域上,然后将融化的蜡液向凹陷区域倒入,蜡液会缓慢漫过茎尖,防治茎尖晃动,便于后续准确获取茎尖纵切面。
2)申请通过包埋盒体底部至少部分区域向下凹陷,通过本申请包埋盒制备获取的蜡块,向下凹陷区域的蜡块厚度大于未凹陷区域的厚度,可将厚度较大的平面黏贴在木板上,便于后续蜡块修块及切片的进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学院,未经北京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7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质雷达检测用装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脱离式纵向斜封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