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山井下无线通信数据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4680.1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9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微;张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42;H04W24/02;H04B10/2575;H04Q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孙宝海;袁礼君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山 井下 无线通信 数据传输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矿山井下无线通信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台核心交换机、多台接入交换机、多个LTE基站及多个终端设备;其中:核心交换机和接入交换机组成光纤环网;核心交换机用于将对终端设备的定位请求信息,通过接入交换机发送给LTE基站,以及接收LTE基站返回的终端设备的定位数据信息;LTE基站用于根据接收到定位请求信息,向其连接范围内的终端设备发送定位请求消息,接收终端设备返回的定位响应消息,并将根据定位响应消息确定的定位数据信息发送给核心交换机;终端设备用于接收与其连接的LTE基站发送的定位请求消息,并向LTE基站发送定位响应消息。该系统能够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减少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建设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矿山井下无线通信数据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矿井井下人员及无轨移动设备的定位系统主要是采用基于Zigbee信号来接收井下人员及无轨移动设备定位数据,井下无人驾驶电机车控制系统主要采用基于WIFI信号接收设备来传输机车控制信号及视频信号。这样导致矿山井下必须配备两套独立的无线通信基站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导致矿山井下设备及线路重复投资建设。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山井下无线通信数据传输系统,能够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减少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建设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矿山井下无线通信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台核心交换机、多台接入交换机、多个LTE基站及多个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台核心交换机和所述多台接入交换机组成光纤环网,以相互进行通信;所述核心交换机用于将对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定位请求信息,通过所述多台接入交换机的至少其中之一发送给所述多个LTE基站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接收所述多个LTE基站的至少其中之一通过所述多台接入交换机的至少其中之一返回的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定位数据信息;所述LTE基站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核心交换机发送的对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至少其中之一的所述定位请求信息,基于LTE无线通信技术向其连接范围内的终端设备发送定位请求消息,接收所述终端设备返回的定位响应消息,并将根据所述定位响应消息确定的所述定位数据信息,通过所述多台接入交换机的至少其中之一发送给所述核心交换机;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接收与其连接的所述LTE基站发送的所述定位请求消息,并向所述LTE基站发送所述定位响应消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系统还包括:服务器,与所述至少一台核心交换机连接;用于向所述核心交换机发送对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定位请求信息,接收所述核心交换机返回的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定位数据信息,根据所述定位数据信息,分别确定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位置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位置信息通过所述核心交换机及所述多台接入交换机的至少其中之一发送给所述多个基站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基站还用于将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位置信息基于LTE无线通信技术发送给其连接范围内的终端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终端设备被配置于井下电机车上,所述定位请求信息还包括:对所述电机车的数据请求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定位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电机车的运行数据及所述电机车的视频监控信号数据;所述基站还用于将所述电机车的运行数据及所述电机车的视频监控信号数据,通过所述多台接入交换机的至少其中之一发送给所述核心交换机;所述核心交换机再将所述电机车的运行数据及所述电机车的视频监控信号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4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建筑底板防水甩槎处的施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金属钳件的橡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