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0744.0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7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关炎;罗伟力;高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特(苏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02;H01R13/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蒋慧妮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接器,用于转接两个产品形成电连接,包括至少两个转接片,转接片包括过渡段及分别设置于过渡段两端的用于输入和输出的插接口,其中一所述插接口开口呈Y形,Y形插接口由两个悬臂相对设置,悬臂包括一开口段及设置于开口段底部的连接段组成,连接段一端与过渡段连接,开口段上内侧设有接触凸起,相对设置的悬臂间的接触凸起之间间距略小于插入悬臂内产品厚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结构新颖,可巧妙的进行金属片体、金属端子和PCB三者之间的两两无焊互连,且由于转接片的分层叠加设计,当产品偏转一定角度插入时,转接器可通过转接片逐层偏转,依次呈扇形错开,继续保持稳定接触,形成对不同角度插入对象的兼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电力行业中,为进行电流的传输、信号的采集,以及与电气设备的连接,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将金属片体、金属端子和PCB两两进行连接,但由于电力电子行业的器件都比较小,为了保证焊接效果,一般需要购买昂贵的焊接设备,当产品一旦出现故障,由于采用了焊接方式,无法进行单独的更换,只能选择整体报废,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同时由于焊接工艺的需要,待焊区域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给焊接工具操作,不利于产品的小型化集成化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转接器,用于转接两个产品形成电连接,包括至少两个转接片,所述转接片包括一过渡段,及分别设置于过渡段两端的用于输入和输出的插接口,其中一所述插接口开口呈Y形,所述Y形插接口由两个悬臂相对设置,所述悬臂包括一开口段及设置于开口段底部的连接段组成,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与过渡段连接,所述开口段上内侧设置有接触凸起,相对设置的悬臂间的接触凸起之间的间距略小于插入悬臂内的产品厚度。
优选地,所述接触凸起设置有一对或多对。
优选地,所述输入插接口设置有斜角导向特征。
优选地,相邻所述转接片之间焊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转接器还包括一壳体,所述连接片由壳体固定。
优选地,所述过渡段的两侧向外凸出设置有用于加强与壳体固定的卡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结构新颖,可巧妙的进行金属片体、金属端子和PCB三者之间的两两无焊连接,而且由于转接片的分层叠加设计,当产品偏转一定角度插入时,该转接器可以通过转接片逐层偏转,依次呈扇形折叠错开,继续保持稳定接触,形成对不同角度插入对象的兼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连接片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连接片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具体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转接器,用于转接两个产品形成电连接。结合图1至图3所示,所述转接器包括多个相互叠加的转接片,所述转接片包括一过渡段1,及分别设置于过渡段1两端的用于输入和输出的插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特(苏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特(苏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0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转接器
- 下一篇: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控制柜